三原李靖故居之游【严建设日记】
2024年05月06日 Monday晴
与老妻二人偶感风寒,咽疼,难以吞咽,冀自愈,然饮水罔效,劳倦未痊。或疑二次疫,亦未可知。辄偕老妻径去卫生院采血诊治,复方开药。归蜗居烹卤味不提。翻检电脑,见四日之前,偕家人游李靖故居图片,因撰文发之。
李靖故居,位池阳城北四里之鲁桥镇东里堡。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乃卫国公李靖之故宅也。内掘泮池,有无头石仲翁,石舫,多石羊、拴马桩。内古木参天,榴花初绽,郁青葱翳。园北巨木杨树有三,一枯槁,二枝繁叶茂,树龄八百余年。石仲翁多无首级,躯体尚存。
设唐卫国景武公李靖大理石雕一尊。李靖者,字药师,雍州池阳人。隋末唐初将领,官至兵部尚书。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善用兵,长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唐,为唐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民间尊为托塔李天王,陈塘关总兵,既哪吒之父。
李靖者,俗传携私奔之红拂、异人虬髯客谓风尘三侠也。隋炀帝幸江都,命杨素留守西京,李靖以布衣往谒。窃其一妓,道遇异人,俱至太原,刺李渊未果,为世民所赦。因刘文静以见州将之子,言其真英主,倾家资与靖,使助创业之举,即太宗也。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存旧居土穴一孔。乃杨虎城将军廿载于唐园居止办公休憩待客之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归南京,蒋归而软禁张,并撤杨西安诸职,迫其出国军事考察。杨归三原,周闻之,遂于翌年驰至此地探杨,此乃杨与周会晤之场景。周评杨曰: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储风灯、瓦斯炉各一。民国年间,长安城既有煤气炉。天地有正气,园林无俗情。
园青砖黛瓦,小巧玲珑。命途多舛屡遭毁坏。鲁桥镇,余五十年前屡屡步履于此做苦役,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凡昼夜奔波百二十里,持续十余日,筋疲力尽颇狼狈。遄行倍道,不敢少憩,凡不足月,体重锐减十七斤。盖修筑泾惠渠也。
其门楼皆为青砖砌就,多浮雕,设尖顶,为中西合璧,上国民青天白日蓝帜高悬。其饰边三角屋顶系等腰金字塔型,实属关中建筑罕见。
其初名李氏园,亦名唐园,俗称东里花园。初建时,占地二百余亩,后因兵爨,唐园渐废。康熙时,李靖后人黄州知府李彦瑁出资修复园林。历沧桑,园归刘氏,主人名之半耕园,意督子孙修竹务花、耕读传家。花映朝霞沿径放,人随晓色入廊来。
岁次戊午,陕靖国军立,司令部设于此园,遂改名靖国公园。靖国军将领杨虎城久居此园,故当地人又谓之杨虎城花园。总司令于右任尝以南园急雨,北园晴,西园载酒月正明之诗句描其规模之宏大。后虽历沧桑,屡毁屡建,然当年风韵犹存。
陕靖国军者,兴于民国六年十二月,讫于民国十一年五月,为北方唯一应孙中山之号召,反北洋政府弃《临时约法》、解国会之军事、政治力量也。其间,历讨袁逐陆、反段倒陈,于护国护-法革命中,无数革命先驱遇难。护法之战,历四年有半,涉战之军,达十余省廿万。其应时势,顺潮流,反帝反军阀,重挫北洋军阀于北方之统治,大援全国护-法之战。同时,亦于广大民众,尤知识青年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于陕西近代革命史,书灿烂之一页。
其设靖国军旧址陈列馆,斗大金字题曰:护-法救国造桑梓。余疑或缺一字。桑梓者,故乡也。唯应造福桑梓始通。
园内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楼亭丽日醉霞红,红霞醉日丽楼亭。有迴文亭、妙香亭、半舫亭、八卦亭、读书堂、观稼楼、挂云楼、望月楼、长安八景微缩景观等建筑,仿《红楼梦》大观园之布局,取苏杭园林艺术之奇巧,掩映于绿树花丛之间,亭台楼阁,流光溢彩,奇花异草,四时生香。翠竹林中,紫藤垂瀑,假山蜿蜒,隧洞如迷宫,怪石嶙峋,错落有致,别有情趣。美如花萼之鱼池内,红鲤荡波;静如明镜之莲塘中,莲蓬颔首。挺拔之白杨、婀娜之垂柳点缀园中,异常美丽。整个园林彰显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之高超技艺。
嗣后径至鲁桥东里堡饮食文化街,觅饭肆贾驴肉泡馍一饱,物美价廉。食客盈门。其饭肆名曰明明驴肉,有美人当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辄一并摄之。其佳肴谓之带皮驴肉、金钱蝴蝶肉也。老妻谓此鲁镇,祥林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