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万花筒18·用竹竿顶人上墙

 

32·民兵用竹竿顶人上墙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山东轻机协同其他单位搞民兵演练,在办公楼前练习用竹竿顶着人上墙。这里的中专学生现场参观。大家乍听说这事不敢相信能行,以前传说的飞檐走壁只是未见其真。抱着一探究竟的心理,仔细看吧。楼顶上先安排一帮人吊挂保险绳,垂下挂钩来。地面三个虎将,腿裆胸背腰,扎束五花背带勒紧吊环。四五个壮汉搬来一根十余米的大竹竿,粗端紧固着电焊成“T”形的钢管,冲着楼摆好。墙根的地面上铺就数块运动用软垫子。看样,目标是这片没有窗户的楼墙。第一个出场虎将为轻机韩干事,转业军人,中等身材,强健利索。据说从前参加军事比武,受过良好训练,当下是骨干。做完跑跳热身,走到楼下竹竿小端。旁边站着数人做保护,一个指挥。远处大端四五个壮汉搬起横钢管,做好朝墙推的准备。

韩干事拿起竹竿小端抱在腰间,先同一干人做前进后退协调运动。经过几次试验,他停在离墙数米远的地方。指挥告诉推钢管的人,要正冲着墙推。只要上墙人不歪倒,就由慢到快逐渐顶高。让楼顶的人随时往上提保险绳。讲好第一次试验到二楼,退下来休息。第二次冲击三楼。

一切就绪,挂好保险钩环。满场人心里都跟他进入战斗状态,为他捏着一把汗。随着口令:预备---上,他抱紧杆头,小跑着冲向墙壁。说时迟那时快,忽见一腿猛然向前跳起,身体后扬,脚踏墙壁,依靠竹竿顶劲小步快走,眨眼上去一两米高。那姿势就像抱着一袋米弯腰在墙面快走。竹竿斜着,稍微向下弯一点。一刻不停直上到二楼窗户。口令:停!慢慢退!开始小步下退,离地还有一米多的时候,干脆跳下来了。最下边几步是上墙和顶推双方都最累的时候。初次试上没有走偏和歪倒,非常成功。大家都激动的鼓起掌来,为他打气加油。稍事休息,他趁着勇气正盛再次上阵。这次似乎掌握了要诀,更显沉着冷静,信心十足。不慌不忙怀抱杆头与壮汉们后退到原处,在口令的鼓动下,嗖嗖---嗖嗖---嗖嗖,比上次更快。两脚象有吸盘,人微微后仰,待走到三楼窗口高时,两脚明显比人高了,形成斜倒立,竹竿也快竖起来了。观战的人群里此起彼伏,连连发出:好---好!厉害!不简单等赞叹声。停!慢慢退!人还没落地,哈哈的笑声伴随着哗哗的掌声已经响成一片!他用行动结结实实地筑起一层勇敢先锋的台阶。如此胆量和本事,让后生小辈们佩服之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 周村花絮 28·升学前的彷徨 29·山东轻机 30·现代标志 31·住校学自立 32·竹竿顶人上墙 33·闹元...
    张志水阅读 81评论 0 1
  • 2·老宅里的日子 新地家的院门处于院子东南角,两扇木门,下边有一通活动门槛挡板,提出来能走大车,后车门胡同只有另一...
    张志水阅读 69评论 0 2
  • 3·原汁原味风俗 院子里常见本庄大人孩子来碾粮食,都记不住叫啥,只在旁边看热闹。天气好的日子,有带孩子来请大娘叫回...
    张志水阅读 101评论 0 6
  • 1. 钓龙虾趣事 吴雨萱 10月1日是国庆节,我去了外婆家玩,刚好舅妈很多同事在外婆家聚会,大大小小、叽叽叽喳喳...
    王璘阅读 1,365评论 0 1
  • 一 章丘朦胧 章丘时情剪影 1903年 绣江书院改为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实行新制。 1904年 胶济铁路通车,设明水...
    张志水阅读 9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