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家谈到“赢在起跑线上”,我总表示嗤之以鼻,认为自己绝不会愚蠢到“逼迫”自己孩子学习。后来,我发现“赢在起跑线上”“我为你好”“将来你就知道了”等这些思想,就像漩涡,我们一不留神就被卷进去了。
“我不想做数学题了”
9月末,10月初,Albert入园了。看着幼儿园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心中顿时冒出丝丝焦虑,别人口中关于“起跑线”的焦虑。于是,准备“正儿八经”教他点东西。思考再三,准备从数学着手,因为数学比较能体现孩子的“聪敏”嘛!
这一“正儿八经”、“上纲上线”,问题就来了!
我买了本幼升小的算术练习册,开始陪他练起来。10以内的加减法,其实之前我们在日常生活和游戏就有所渗透,Albert掰掰手指头完全可以应付。可是,一落实到那么习题本上,翻来覆去就那几个数几道题,他就是定不下心来,总是动来动去;甚至,同一道题明明前一次答对了,第二次居然会出错。
那时的我,在焦虑的影响下,根本无法精心思考其中的原因,而是把原因归结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故意捣乱”。基于我的这种错误认识,我越发感到焦虑,心中遏制不住的怒火不停地往上窜。我的声音就由严厉,变成了吼叫,最后拿着小棍子惩罚,动手打手,动脚打脚。直到孩子眼泪扑簌簌流下来,我还不忘记义正词严对他说:“妈妈生气不是因为你不会,不会不要紧,我可以教你。但是,明明会的你却动来动去还做错了,这是不对的。”
他含着眼泪,没有反抗,继续做题。
第二天、第三天……我和他,上演同样的戏码。他最终会被我骂哭,而我,有些声嘶力竭。当他流着泪轻轻对我说“不想做数学题了”的时候,我闹钟“嗡”的一声,恍然大悟——
我,也中了“赢在起跑线上”的诅咒。
“我给你出道数学题吧”
很多道理,说出来我们都懂,但是真正实践时,我们的行为和目的,却可能南辕北辙。
家长,总觉得自己比孩子知道的多、考虑的远,一句“我是为你好”,一句“你以后就知道了”,就能成为“一言堂”的借口,而听不进孩子内心的声音。当我意识到自己教数学的方法出现问题时,我开始反思:
在教英语上,我能够放平心态,敢于大胆抛弃教材,愿意坦然接受孩子的错误,为什么换了个学科,我却又落入窠臼了呢?是因为我的数学水平没有英语水平高?肯定不是,小学数学,相信我们所有人都能轻而易举拿下的。
关键,还是我没有对“教育”又一个深度的认识。
认识到问题后,我把那本数学练习题收了起来,并且告诉Albert:“我们以后不做那本练习题了,但是学数学确实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厉害,所以我们要换种方法练本事。”
跟教英语一样,我再次放弃了“正儿八经”的教学形式,抛弃了教材,根据孩子的日常,自己出适合他水平的数学题,每次不超过5道。这样,对比习题本上满满一页的题,孩子完成的预期更大,潜意识里更愿意参与。而且题目不是抽象的数字,又跟他生活相关,孩子顿时愿意参与了。
更可喜的是,他现在很愿意做数学题,还经常要给我们出题。虽然每天只做几道题,但是进步却很迅速,20以内的两位数加个位数,也能轻松解决。
放下执念
如果当时我抱着执念“坚持”下去,这一个月我们母子两肯定都过得很痛苦。在那种声色严厉的教导下,他或许能被我驯化,安安静静做起了习题;但是,我们的亲子关系必定会受到巨大的挑战,说不定还会为将来的“亲子僵局”埋下隐患。
我的很多学生,虽然他们进入了高中,却毫无理想、毫无目标、毫无动力。他们起早摸黑地呆在学校里,消极应付着老师和作业。
而家长的口中,是各种担忧与无奈,以及希望老师严格要求。
他们相信,只要老师严厉地盯在自己孩子背后,他们的孩子就能学好。
但是,这种方式是可持续的吗?没人盯的时候,他往往放纵得更厉害。
但是,他们中有些,可能就是这么“被坚持”了整个小学、整个初中过来的,所以才会被要求高中也同样坚持下去。那么高中之后呢?毕业之后呢?这,就是一条不归路啊!
严厉,是种劳心劳神的事,我自己的孩子,我只坚持了一周就放弃了。面对那一百多个学生,我该如何坚持?
还是另找出路?那么,路,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