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testtest,简书,第1次用,第1篇文章。
题目来源,托尔斯泰说再伟大的作家书写的也不过是个人的片面,那我书写的一定是片面的片面。
我喜欢写写画画。为什么?因为语言、文字/绘画、音乐,这些都是情感表达的方式。作为一个情感感受上有更多触角的人(天赋,heihei),会接收到更多,从接收到表达,是一个正常输入输出的过程(看看理科生的表达,你学习了什么就会把什么当成工具。)
-那怎么看待不擅长感受或者表达的人呢?
-不擅长感受搭配不擅长表达是ok的。大不了你有10个苹果,他有1个苹果,但他也不知道你有10个。但是,感受到却不表达必定会有一种压抑。总要有出口吧,可能是别的表达方式,比如情绪。
今天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
人要学习。
不是为了考试而学的知识点,不是为了工作而学的技能,也不是为了混的好而学的社会法则。那是什么?就是知识面要广一点,不为任何目的地拓宽知识面的边界。那是为什么?看,这又是目的,所以没有任何目的是不存在的。我暂且把这个目的说成是为了“对付”世界和自己吧,也可以把对付换成理解,和解、认知等等。
我最近看自然科学类的很多,也在看科幻的东西。之前我喜欢看社科人文的哲学的文艺的东西,说白了是习惯于眼前的实用的真实的东西。科学不真实么?好像按大家理解,科学是冷静真实的,但实际上我们又觉得他们除了作为工具解决问题的一小部分,离我们很遥远。科学家嘛,是不是很遥远。作家,是不是很近。
最近看科学科幻是从三体引起的,看了一会三体,去看星际穿越,之后就在百度虫洞五维基因工程人工智能之类,之后被百度链接到各种地方去发散。是不是想说闲的无聊才看这些东西,没有实际用处。嗯,我原来也这么认为。现在才发现,这就是认知的局限。我们都希望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所以会去选择做自以为对的事情,如果自以为对的就是对的,那我们现在的结果应该是很天才很成功,事实不是吧?是因为不努力么?那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是怎么来的。选择就是在你认知范围内正确的事情,你的认知决定了你对正确错误的判断,随后影响了选择。
说到认知,我最近又重看了十三邀第一期对罗振宇的采访。我对罗振宇之前经历了很认同到很排斥的阶段。这是很有意思的过程,你越认同,等你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你就越排斥越否定他,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用非常排斥来划清你和他的界限,其实是划清聪明的自己和愚蠢的自己的界限,当然这个聪明是自以为的聪明。现在再看,我觉得他没问题,说得很好,看的也挺透,他很坦诚说的很真实,我们喜不喜欢这种真实是另一码事。(我自己现在越来越喜欢真实了,好坏是另一个维度的评价标准)
返回来说说看了这些物理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上学时不一样,上学时候学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记住,现在看的目的是为了感受和建立连接,这个连接是建立和其他知识和生活中事情的连接。就好像拼图,一小块拼成一大块,大块之间还要连接起来才会变成一整张。很奇妙的是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他们会连接起来。比如通过自然科学会更理解哲学宗教的东西,他们有的互补,有的是用不同方式表达出来。
说这些是不是感觉很抽象吧?我敢肯定,有感受的人就不会这么觉得啦,抽象就是理解不了啦。最近新学的词“夏虫不可语冰”,夏天的虫子你不能和他去说冬天的冰,因为他没有见过,自然不能理解。说这个不是有优越感,如果优越感,那就是我知道了2+2=4去笑话知道1+1=2的,除了显得更蠢没别的了。
写得很乱对吧,因为我的大脑里面是一张网,想法在网上按不同分叉路径走,如果选出其中一条路径看起来就好多了,但那要筛选出“有用”的内容。我只是在随便写写,有规有矩的去验证自己是对的不是目标。
最后,还是推荐星际穿越。高维空间什么样子?我看了百度,大概明白了四维是人可以在一生中随便穿越,修改历史。五维是平行宇宙,人可以随意切换不同选择下通往的不同人生,选择困难症的最爱。那我自己的理解是,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但我们的大脑是五维空间的东西,所以我们控制不了他的,他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