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很开心,可以说是会心一笑吧。因为我坚持英语打卡204天,终于拿到了学费返还。而我拿这些钱给儿子买了跳绳的课程,这个课程今天是最后一天优惠活动。
好几天前,我就想给儿子买跳绳的课程,无奈最近一直在压榨自己,控制钱包缩水,所以没有动固定的钱,而学费返还刚好在我需要的时刻来了,真是让人感叹。之前听《道德经》解说,也是有这个意思在里面,有些东西真的不需要过于忧虑,恰当的时候它自然会出现,而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等待时机到来。
突然要写这个随笔,也不仅是这个事情。而且看到堂弟的朋友圈,他跟弟妹的聊天记录。关于金钱的问题,关于孩子对金钱的看法问题。
钱这个问题,真的是很难说。每个人普遍认为是越多越好,没有人嫌钱少的。可是,我这个人说来也怪,一直没有去纠结过钱的事情,可以说是神经大条,也可以说是脑子蠢。我自己的理解是,能力提升比赚钱重要。可是,你提升了,不是应该赚更多钱才合理吗?结果你还是原地踏步,现在的工资跟十年前对比,没有什么变化。大部分人都是想着,提升能力,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更值钱,赚更多的钱才对,这才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可我,却不是。
不说我自己,就说孩子的情况吧。以前刚结婚,经济条件自然没有现在好,我一度也担心,孩子会不会长大了有想法,会攀比?比如,人家家里都有车,我们家没有,出门永远电瓶车,公交车,地铁,偶尔打的士。房子虽新,却很小,各种简约风。衣服也是一年四季才买四次,其他时候从来不买,好几年的款还在穿。除了吃的比较注意食材搭配,基本上也没什么高大上的排场。偶尔一年出去长游一次,短游一两次,不固定。手机是充话费送的,基本上也没什么高科技的产品在买。家里算是有点积蓄,没有房贷压力,总得来说日子还过得去。这是近几年条件好点才有的情况。
七年前,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孩子还没出生,我们还跟父母挤一块住,老破小的房子,但是至少不用租房子住,一年能省下不少钱。以前家里洗个热水澡都要等夜里电费便宜才烧,出门自行车,走路,能不坐公交车尽量不坐,基本没有打车的情况。手机永远是几百块一个的,在别人风靡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的时候,我们从不跟风。衣服有时候就市场里打折买买,一年四季买四次,鞋子实在没有的穿才会买新的,就算买品牌的衣服鞋子,也是折扣店买。从不去饭店,都家里吃,外面吃也是上快餐店。即使一个月赚的多,也是不怎么花钱。喜欢看书,就去图书馆借。等等,太多了。比起以前,现在的日子真的好太多了。
即使现在比以前好,可还是一般。房子小,没车,工作也是糊口的收入。有一度状态好的时候,我也想给孩子好点的,会买一些市面上比较好的儿童用品。最后,我自己看的书多了,思想也开始改变,不再那么在意这些。因为我发现,我家孩子对吃穿用并不在意,也不会去攀比,更没有那种我们家比别人家差的感觉。有时候,纯粹是我自己在担忧,怕孩子大了会跟同学比较。
但是,我和老公的先见之明在于,我们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让他出生后的物资不至于太匮乏。而且,我们把房子搬到了郊区,平常大多是自己家人一块,跟其他家庭就算接触,也都是家庭情况相近的,孩子之间不存在太多差异。我自己从小也会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从小培养阅读习惯,事实上他确实对物质方面不是很看重。因为只生一个孩子,我们尽量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他反而不会要这要那,因为能给的我们都会给予,给不了的,他说也没用。并且,我也让他知道,父母的钱也好,房子也好,都是父母自己努力得来的,他的,需要他自己去赚取,目前他用的吃的穿的都是我们提供的,他没有什么好去意见或者感到不满的。
当然,我们也一度想换个大房子,学钢琴还想买个钢琴放家里,去买辆车子,等等。我们也想把条件提升到普世价值观状态,因为我们也是有这个能力去做的。但是,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作罢了。一是目前的生活状态,我们很满意,孩子很满意。二是一旦你条件好了,就只能越来越好,或者一直保持那个水平才行。这是我打的预防针,世事无常,谁也不能说一辈子都能保持那个生活水平,高低变化难免。我宁可给孩子低的状态,未来慢慢上调,也不希望现在很高,未来万一跌落的可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个道理太容易懂了。
今天突然说这个话题,也确实是我从怀孕到现在,一直惊醒的事情。很庆幸,我的先见之明,我的及时转弯,让家里的状况比较稳进发展。未来如何不可知,希望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能做最好的预算。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