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站在稍微远的地方,看着两个孩子玩耍,看着他们一会欢声笑语互相拥抱,一会儿哭哭闹闹你抓我挠。家有二宝的日常从不缺乏“热闹”,这样的镜头切换之间可能只是万分之毫秒,作为他们共同的妈妈,我饶有兴趣的内心问道,“他们是怎么做到如此高频、迅速转换的?这演技了得啊”。
我的妈妈着急又不解得质问我:“你怎么也不管管?没见过你这样的妈,孩子打架你要么眼睁睁看着,要么干脆离开!”
我悄悄问妈妈:“你希望我怎么做?”
我的妈妈往往生气的说:“姐姐上学时,弟弟一天也没哭一声,人家一个人玩的挺好。你们这才回来一会儿,哭了多少次?姐姐就不能让着弟弟?”
……
”大的孩子让着小的孩子”,这是我作为一个姐姐曾经的经历,也是我作为妈妈曾经踩过的雷跳过的坑。我想也是万千多子女家庭中最常见的场景。这样的方法是否得当?
有一次我开车去接豆豆(姐姐)放学,回来的路上她坐在后面突然说:“妈妈,如果我们家没有安安该多好啊。”我心头一惊,问她为什么。她说:“这样的话你和爸爸就能经常抱抱我了”。
遇上红灯,我刹车停下扭头看她,她手里拿着我的钱包,认真的看着里面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她半岁时,我们三个人的合影,上面是她的爸爸、半岁的她和产后虚胖的我,那时家里还只有她一个孩子。她看的入神,我心里泛出不安,开着车温和的问她:“你是不是觉得因为有了弟弟,我们才抱你的少了?”
“嗯”
“你是不是觉得抱你的少了,就是爱你的少了?”
“嗯”
……
你一定也会说“怎么可能呢,妈妈一样爱你呀…”诸如此类的话吧?没错,二宝的到来我自以为做了更多的准备,我会有意识的更多的陪伴姐姐,有意识的用身体和语言表达“爱你呦豆豆”,告诉家里人千万不能说“你再……就只喜欢弟弟”这样的话,但是从一个几岁的孩子眼里看到的是这样的事实:他们总是围着弟弟转,他们总是喂弟弟吃饭把弟弟尿尿,出门时我是走路的,弟弟是被抱在怀里的……
孩子的观察能力如此之强,而内心的解读能力却很弱。因为小宝宝的到来,我和她爸爸的精力有限的分散,大的宝宝(尤其年龄相差不大)有心里落差是难免的,如果我们还要求她处处让着弟弟妹妹,凭什么呢!她也还是一个似懂非懂的三岁孩子。
没有谁应该让着谁,同时也没有必要公平公正的分出“谁对谁错”,妈妈不是法官,妈妈不是裁判,妈妈只是妈妈,无论你们怎么打闹,两个孩子我都深深的爱。与其介入孩子的争斗中,不如相信他们,我们要么“一边看一边忍”,要么转身离开(当然也要确保这是一般性的冲突,不伤害身体安全),除非孩子请求介入。你看刚才还打的热火朝天哭的稀里哗啦,不到明天,俩人又玩的开开心心。
对孩子来说,家里有兄弟姐妹,冲突也未必是坏事,他们从冲突中学会观察、思考、合作,这样的童年经历,在父母恰当的引导下,变得特别宝贵。
而孩子打闹的目的是否就那么让人抓狂?听我的安安是如何讲的吧。
一次晚饭后姐弟俩打架,以哭收场。睡觉前我问弟弟:”今天你跟姐姐两个人打架了,你和姐姐都哭了,那个时候你在想什么呢?”安安眨着眼睛认真的说:“安安想跟姐姐玩啊”。我又问:“可是姐姐先哭了,你又在想什么?”安安说:“安安想让姐姐开心啊”……
当时安安刚刚3岁,从这个小娃娃嘴巴里说出这样的话,我心里又惊讶,又感动。同时也为自己没有出手干预而舒了一口气,这行为背后,是多么有爱的目的啊,只是他们要么不会表达,要么控制不住手脚的力量,弄疼了对方。
所以,孩子本无事,父母自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