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宋]吴潜
不嫌天上云遮月。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且唱饮、刘郎一阕。
暑气还在,但今日已立秋,立秋之后,秋天就要到来。立秋有“贴秋膘”的习俗,此时,人们熬过炎热夏季,迎来秋意凉爽,周身的毛孔连带胃口都被打开,正是要好好吃喝一顿才合算。而细细算来,秋天的确是一个“好吃”的季节。
各式水果自不必说,秋天来了,无数种应季的水果就成熟了:热情红火的苹果、石榴、火龙果,金黄圆润的柿子、秋梨、柑橘、芒果,一串串或嫩绿或紫色的葡萄......秋天应季的鲜果最滋润最甜美,咬下去汁液饱满,满口生津,美哉美哉。
不仅如此,古人还喜欢用水果下酒,汪曾祺先生在他的散文《宋朝人的吃喝》里说,宋朝人喝酒,和后来有些不同的是,总要有些鲜果干果,比如柑橘,梨子、甘蔗、柿子、炒栗子等等。这样看来,秋天一到,宋朝人民的酒桌上也更加丰富。
同时秋天的时候,牛羊最肥壮,海鲜最肥美。汪曾祺先生也说,贴秋膘最好吃肉,各种炖肉,烤肉,而其中最好的是羊肉,因为秋天的羊真正“上膘”,羊肉才好吃,才能“贴膘”。
而秋天另外一种大受欢迎的美食,大概要属螃蟹。正所谓“秋风起,秋蟹肥”,秋天一到,就是爱吃蟹的吃货们幸福时光的到来。
咱们中国人吃螃蟹的历史,大约要追溯到几千年前,因为《周礼》里面,就有周天子吃螃蟹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螃蟹开始进入普通百姓的厨房。而古人最爱的吃蟹“大法”,是螃蟹配酒。
历史上,不少名人都沉迷于这对“黄金组合”,无法自拔。东晋有名的酒鬼毕卓就说,“右手持酒卮,左手持蟹螯(既蟹脚),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看他这满足的劲儿,对螃蟹+酒的热爱简直“可歌可泣”。
螃蟹和酒的魅力无穷大,“诗仙”李白也为之陶醉,写诗赞美到,“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既是大吃货也是大才子的苏轼更直白,直接说“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苏轼在他的《老饕赋》里说,自己最爱的是醉蟹,这又是酒和螃蟹另一种绝妙结合。
如今,我们多提倡健康饮食,忌大鱼大肉,加上平时各种好吃的东西很多,对于贴秋膘这件事,可能少了一些“执念”。不过,立秋到来,天气将慢慢变得凉爽舒适,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不妨邀上三五好友,认真享受一次美食美酒,或是在某个闲暇周末,为自己烹饪几个小菜,倒上一杯好酒,不负美味,不负生活!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