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就是蟋蟀。夏秋多在庄稼地里的隐蔽处潜伏着。晚上回来活动,有节奏地叫着:瞿瞿瞿瞿,瞿瞿瞿瞿……好像吟诵着唐诗宋词中的名句。
蛐蛐是一种好斗的小昆虫,它的名贵好像就在这"好斗"两个字上。《聊斋》中有关促织这个短篇小说,说的就是当今皇上好玩蛐蛐,也就是蟋蟀。王公大臣为了巴结讨好皇上,在民间大肆搜刮,层层摊派,限期交出。若到时交不上来,恐怕连小命也保不住了。若是谁捉得好斗的蛐蛐,进献给皇上便可免去一切苦役,并得到一定的封赏。
到了期限,成名依然一无所获,惶惶不可终日。可喜,梦中得到神婆的指点,在乱石堆下,成名发现了他想要的蛐蛐。成名可喜捉到了这个蛐蛐,喜之不禁,叩在瓦盆之下,准备择日进献。
成名之子甚为好奇,趁其父不在之机,先取出来玩耍一下再说。不料,蛐蛐一下子蹦起老高,一心想要逃跑。成名之子连忙就用双手捉取。情急之中先是弄断了蛐蛐的大腿,蛐蛐成了残废。接着又不小心弄死了这个宝贝蛐蛐。
成名之子吓得跑了出去,一直不敢回家。后来,越想越怕,遂投入枯井之中。
官府越逼越紧,成名既怕官府不依,又含失子之痛。
后来,他看到一只小蟋蟀其貌不扬,心中甚为不满,眼看到了期限,只得将它捉了养了起来。
儿子尚有余温,仍有一丝气息尚存。暂且将儿子暂且保存起来。
别看这只蛐蛐个小,其貌不扬,可它伶俐好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皇上喜欢这只蛐蛐,据为己有。成名一举成名。晋封为七品县令。
回家之后,成名方知这是成名之子变成的一只小蛐蛐。
这是巜聊斋》里的故事,它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也没必要去深究它。
有人说,蛐蛐晚上成夜成夜的鸣叫,那是雌的在招唤公的来交配。完成它一生的使命。这是从生物繁衍生息的角度来阐释蛐蚰的一生。极富它的科学性。耍蛐蛐,耍的却是蛐蛐的艺朮性。
也有人说,好斗的蛐蛐一般生在在残亘断壁之中,或生存在瓦砾之中。最好是在晚上用手电筒照亮它的周围,捉寻它。远远地寻声而去,用手电筒照亮它的穴居,用水灌,翻砖捣瓦。有时候,为了一只蛐蛐,我们会这儿灌灌水,哪儿翻翻小砖块,哪儿倒腾碎瓦渣片。整个地面,像"小鬼子"进了村子一样,地面一片狼籍。我们一经发现,便喜不自禁。一手轻轻叩着,另一只手轻轻去捉住它,放进瓦罐之中。
人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从前把玩蛐蛐说成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等说辞。高俅不是一脚踢出个"高太慰"来。这是千年难遇的事,谎唐年代出现的谎唐事来。所以,千百年来,在青年人中坚决摒弃。现在却说行行出状元,玩中也有大学问。
观蛐蛐打架也挺有趣的。取一根茅草,轻轻一逗,激起了它心头的一腔怒火,两只蛐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狠狠斗在了一起。难分又解,直到把一方斗败,斗残,斗死方肯罢休。
同样的蛐蛐,艺朮家却从蛐蛐的叫声中听到了诗意。说它是大自然界里最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一点不假!蛐蛐的叫声是好听的。像钢琴的旋律,清脆而明快。没有一丝的哀怨和凄楚。真的是大珠小珠落玉盘。
千百年来,洗衣妇从中听出了秋夜渐凉的无尽叹息。她们从蛐蛐声中听出了:槌槌浆浆,补补纳纳,新的短缺,旧的穿上。声声告戒人们:时间快到了,要敝帚自珍,加快赶制衣服的步伐。
大自然阵阵的寒意一再告戒我们,秋天快要过去了,离冬天也不远了,蛐蛐也没几天时间的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