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課抄了當代詩人熊培雲的詩歌《下雨天》。去冬今春一直少雪、少雨,衹是零零星星下了幾場不太正經的雪或雨,空氣干得厲害,仿佛處處都彌散着灰塵。已是清明時節,原本該是雨紛紛的,然而這幾天一直在刮大風,不僅氣温低,而且暴土揚塵的。我喜歡春天的小雨,不徐不疾,疏疏落落的雨聲或能讓心沉靜下來。突然想起宋人蔣捷的那首《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蠋昏羅帳。壮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鬓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雨聲,總會讓人想起很多事情。
今天是清明,既是節氣也是節日。很小的時候,衹知道清明這一天是要去南山的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後來上了中學,後來又上了大學,再後來讀的書多了,經曆的事情也多了,對清明有了更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這首詩或可稱得上是清明的節日名片,而慎終追遠的世代傳承,愈發讓我覺得,清明或可被稱爲中國的感恩節。
昨天下午请了病假,爲了去駕校練車,衹能出此下策。風大,刮得昏天暗地的,疑是揚塵天氣。學生下午上完两節課就放假了,開學一個多月了,大概有四十天了吧,一直没放假,赶上清明節,才連放了三的假。大師生日,哥們們好久没有聚聚了,正好放假,晚上都不用上自習,便聚在一起給大師过生日。酒喝得比前幾年少得多了,一是年紀越來越大了,二是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了。哥們們找個由頭,聚在一起,喝得適量,喫得可口,聊得盡興,就是最大的快樂。
喝完酒又去紅山驛喝茶,回到家中已近午夜時分了,酒意未消,又覺困倦,没寫簡書流水賬就睡了。有時借着酒意也能寫的,但往往碼出來的字總是带着一些醉意,特别酒喝高了的時候,不僅行爲會變形,而且碼出來的字也會變形,嚴重時或可變成雙刃的匕首,既深深偒害了他人,也會偒害到自己。酒喝高了,睡覺最好,如果任由性子去折騰,不僅會變形而且更會忘形。
早晨起得早,天還没亮就醒了,回憶昨晚喝酒後又做了哪些蠢事。睡不着,便起牀,換上運動装去南山早市。氣温很低,但空氣質量比昨天好了很多。去南山的路上,車、人都不少,但南山小市賣東西的小商販却不多,當然最多的還是賣早點的。文明祭祀,再加上風干物燥,今年清明節鮮花和假花大賣,燒紙的就很少,好多小商店門前摆满了各色假花,五顏六色的,非常醒目。
全天步行一萬六千多步,除了去駕校練車,基本上是宅在家裡或看書或看電視。我不太喜歡看電視剧,《都挺好》也不过衹看了前幾集,而且吸引我並不是剧情,而是蘇州的風光。廣西南寧北海潿洲島之游前天就已經拉開帷幕了,今天已經開晒各重美食、美景、美人照了。時間原因,距離的原因,還有其他一些原因,衹能做一名看客圍觀了——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詩人熊培雲説,做一件事,不爲成功,衹管自己好好做;愛一個人,不爲占有,衹管自己好好愛。即使每况愈下,人心仍在向上走。
白天没有睡覺,現在已經有些困倦了。室外,風已經停了,街路上空落落的,幾乎看不到車和行人。明天還要早起,與你愛的人道一聲晚安:你是我躲不过的一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