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周末,家里盼来了久违的小客人,无邪童真带来了欢声笑语,也带来了全家人团团围转的忙碌,没想到小家伙还随身带着一个小小的挑战 — 考古发掘小游戏。
为了孩子,全家人挽袖上阵即刻组成了一支临时“考古队”。在全体“队员”的努力配合之下,一只小恐龙的化石逐渐从分崩离析的土层中崭露头角,一片,两片……(欢呼) ,三片……(惊叫) ,虚惊一场!差点儿就让小锤子凿断了小恐龙的一截尾椎骨!最终,在午饭前,“考古队”排除千难万险基本完成了本次抢救性发掘任务。在“考古队”成员对化石进行清理编号的时候,他们发现这只小恐龙缺了一条后腿,于是决定午饭后继续“前往”考古现场进行最后的发掘。
然而,午饭后的发掘却不如想象中的顺利,无论考古队员如何努力,小恐龙的腿骨始终不现踪影。在整个土层被无数次翻开,碾碎,过筛无果之后,队员们不得不懊恼地放弃。表妹生气地说:“买了个次品!”彼时的我在厨房里洗碗,一个念头划过我的脑海,有没有可能,这只小恐龙的腿本来就是缺失的?!于是我飞奔出厨房抛出了这个震撼性的观点。考古队员们面面相觑,显然对此难以接受。
可是这不正是考古的本真面貌和意义所在吗?考古行动是在土层中寻找历史的残存,考古学家借助自己渊博的学识破译人类文明传承的密码,拼接历史的残片,补充遗失的讯息从而再现历史的风貌。考古发掘鲜有文物完整出土,失散,残缺,破损往往是常态也是探寻历史的基本挑战,每一个考古学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令我感到一丝惊讶的是这个小朋友的玩具竟然隐含着考古学的真意。但是在这场模拟考古发掘的行动中更促我深思的是成人的对于教育的态度和对于教育所采取的方式。
1, 认知。在今天这个游戏中,一个重要的认知偏差导致了大规模,长时间的纠结,那就是考古学的意义和特性。综前文所述,如果我们的家长具备对考古学的基本认知则可能从一开始就会从另一个方向引导孩子,包括引导孩子辨别恐龙的各身体部位,借助对于恐龙的了解或查阅相关资料协助孩子完成恐龙的拼接,在拼接的过程中或结束后定位缺失的身体部位从而深入了解考古学的“残缺性”特点。这一过程完成后,家长可以陪着孩子做一轮拓展学习,内容包括恐龙的名字,身体特征,生活的年代,习性,食物结构以及灭亡的原因。此后可以鼓励孩子做自由的深度学习,包括用画画的方式再造恐龙的生活场景或者让孩子进一步探索实际生活中的恐龙化石发掘过程及其意义。这样的探索不仅尊重了考古学的根本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挖掘了孩子发散性思维的潜能。
2, 期待完美结局。在这场游戏中,孩子身边的大人们都怀抱一个理所当然的执念,找到一只完整的恐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游戏还是真实的任务往往都包含着许多的失误,挫败和不完美,幸运的时候殊途同归,很多时候却难免以失败告终。如果无法接受并承受常常不完美的结局则会选择从一开始就放弃尝试,于是也就放弃了成功的可能性,探索和学习的乐趣以及获得成长和提升的可能。而这一切竟然是在孩子早期教育的过程中蕴含在家长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中。学习接受不完美是儿童性格养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接受不完美的孩子才能更平和,更理性,更乐观同时也更加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事实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最终决定一个人的生命的质量和高度的的往往不是顺境中的扶摇直上,而是逆境中的契而不舍和奋斗时的勇攀高峰。
3, 预设结果。一条恐龙就应该就是四条腿啊!这是今天的这场游戏里困扰了所有人的一个逻辑。于是大家以各种形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自己预先设定的结果。以游戏类比人生,我们的家长往往在完全忽视孩子的本质,天性和意愿的时候就已经匆忙地替孩子不负责任地预设了人生。我们的家长为孩子忙忙碌碌,其实本质上是在为孩子打造预设的人生轨迹而忙碌,如果我们停下这种忙碌,尝试了解我们的孩子,我们或许不难发现我们的一切预设是缺乏事实依据的闭门造车,如果我们一意孤行则会导致和今天的考古发掘一样的结局,一场因无理性的谬误而导致的庸人自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仿佛是敌我对立般水火难容或是形同陌路般冷淡漠视,这一切其实恰恰是源于亲子间缺乏深入的了解,我们的家长为孩子设计了一条完全不符合计算逻辑的轨道从而导致孩子的脱轨运行。放弃预设,促进了解恐怕应该被严肃地写进家庭教育的建议中。
纵观今天的家庭教育,纠结和焦虑是许多父母难以摆脱的窘境,依笔者个人的浅见,这些情绪的症结首先源于家长对孩子的缺乏了解从而导致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预期,同时我们的家庭教育往往缺乏尊重孩子的基本认知和实践,更缺乏对科学及事实的敬畏以及对知识的探求。殊不知我们的孩子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而我们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唯一的肩膀,我们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我们的眼界决定着孩子的眼界,我们的胸怀决定了孩子的胸怀,因此凡事从“我”出发,常常返观和调适自我会是摆脱焦虑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