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说血虚,什么是血虚呢?在中医里,血是滋养身体的,如果人体的血不足以滋养身体,那就是血虚。血虚体质需要补血,但单纯通过补血就能解决的血虚很少见,除非你是单纯的缺铁。
因为血虚一般都会夹杂着脾气虚,因为有气的血才是活血。有了气,才能保证不血虚,这就是所谓的“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所以都要气血双补。
中医里最常见的补血中药是当归。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当归补血汤。只有两味药,黄芪和当归。其中,黄芪的用量需要比当归多,达到 5:1的比例最好。这是经典的当归补血汤药方中规定的比例。经现代科技手段测试验证,用这个比例配伍的当归黄芪所产生的有效成分最高。
由此你会发现,补血中一定顺带着补气,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淤。
而气虚者主要虚在了脾。补气重在补脾气,补脾气就等于补了五脏之气。之所以一个脾就能统领所有气虚,这里边不仅有“土生万物”的逻辑,经典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更是明示:万病要“从土中求治”。这个理论已经点明,脾气是其他脏腑之气的基础。
很多脾虚的朋友急于调理身体,猛吃胡吃补药,但很快就会感觉虚不受补。不是吃了消化不了,就是虚的问题不见改善。原因就是脾这个“运输中枢”能量不足,没有周转起来,没调度好。就好比一条主路还没修好,车猛然增多了就会堵,欲速则不达。
而吃些小米、大枣以及吃些补脾类食品,以稍微缓和的方式对脾气进行补养,就不会产生虚不受补的问题。由此可见,补脾其实是一个每天都在进行的事情。而且不需要猛烈药材,只要坚持,持之以恒,脾气虚的问题就可以改观。
像我们平时吃的红枣,它的价值其实是补脾,脾虚补上去之后,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了,生血能力自然也增强了,这才是中医补血的真正内涵,就是补血、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