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而言,提起罗马,第一反应想起来的大概是这两句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和“条条大路通罗马”。
第一句话用来激励人们勤勉努力,久久为功;第二句话用来鼓励人们放开眼界,强调在人生的道路、方式选择上的多样性,不要一条胡同走到底。
罗马的道路的出名不在于道路本身,而在于道路的“网络化”,而且是实行日常养护的网络化。第二句格言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正如人身体里的血管一样,四通八达,给人提供不可或缺的养分,这些道路也为罗马提供了军事远征、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的极大便利。
据统计,不算支线,仅干道就长达8万公里。如下图所示:
毫无疑问,如此浩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是私人的手笔,只能且必须是国家才能进行的动作。
具体而言,拟定道路方案的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共和时代是执政官,进入帝制后就是皇帝,作出批准决定的是元老院,而施工者是军队。
施工者是军队并不奇怪,因为罗马大道的初衷就是要修建功能完善的军用道路。阿皮亚大道是最早的罗马式大道,被誉为“女王大道”,也是所有罗马大道的样板。
除了军用外,罗马大道在政治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罗马人对被征服者采取的是“同化政策”,形成所谓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也体现在道路的修建上。
罗马士兵在征服一个地方后,再由士兵同时修建通往该地的道路。这样一来,当地的交通状况大大改善,经济生活流动起来,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提高了,被征服者也就愿意接受罗马的统治,社会也就稳定下来。
有意思的是,虽然公元前3世纪左右,东西方同时在大兴土木。在东方,秦始皇开始修筑万里长城,而罗马则在西方开始修建道路网。在阿皮亚大道完工后20年,中国开始修筑万里长城。
阿皮亚大道
两个帝国修建大型公共设施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思路却完全不同。秦始皇修建长城是为了屏藩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强调一个“堵”字;罗马人则是开大门、修大路、行大道,努力将被打败的外敌融入到自己的文明体系中,强调一个“融”字。
东西方与生俱来统治理念的不同,决定了各自国家形态的最终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