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坐起来,到能站起来独立走路,大概是5个月到1岁多这段时间。看到宝宝迈出第一步,这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和鼓励,助宝宝一臂之力。
阶段1:坐着
当宝宝不需要任何帮助,能够独立坐稳,意味着他已经获得“行动能力”的第一步。
坐着能帮助宝宝练习平衡、增强站立时所需要的肌肉。
年龄: 4-7个月
爸爸妈妈可以做什么:
让宝宝尝试在不同的表面都坐一坐
相比坚硬的表面,柔软的表面更不容易坐稳,对平衡的要求更高;
相比水平的地面,在斜坡上坐稳难度更大。
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尝试。
第2阶段:爬行
宝宝爬行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练习同时移动胳膊和腿。
即便宝宝刚开始只能腹部着地、匍匐前进,也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以后孩子走路,也需要手和腿的协调。
爸爸妈妈可以做什么:
孩子喜欢爬来爬去,我们可以为孩子的爬行提供便利的条件。
比如在房里整理出一块空地,注意地板和周边干净和安全,给孩子穿轻薄、方便爬行的衣服。
很多孩子开始想爬的时候,正好是冬天,穿得太多,非常影响孩子练习爬行。
南方冬天没暖气,冷起来简直是魔法攻击,大家可懂?所以为了孩子能好好练习爬行,有条件的话,最好能把家里弄得暖和点,给孩子穿少一点,还可以借助安全围栏和地垫。
在孩子面前放上喜欢的玩具,鼓励宝宝向前爬;或是请同龄小伙伴一起来玩爬爬比赛,宝宝会觉得更有趣。
阶段3:把自己拉/撑起来
随着宝宝的运动能力越来越好,他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奇,想看看“上面的视野”是怎么样的。于是,他开始拉着爸爸妈妈,或者撑着板凳、家具之类的物品,让自己站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意识的让宝宝练习平衡,也让宝宝多一点站立的机会,熟悉“站立”这个姿势。
年龄: 8个月
爸爸妈妈可以做些什么:
帮助宝宝把自己拉起来或是撑起来。
可以牵着宝宝的两只手掌,给孩子示范弯曲膝盖,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一是可以锻炼腿部的肌肉和伸展能力,二是因为宝宝开始尝试站立,那摔倒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如果会弯曲膝盖,快摔倒的时候,宝宝更有办法保护自己,不会太危险。
第四阶段:自己扶着墙横着走
在宝宝扶着家具、墙壁站起来之后,宝宝渐渐地能够扶着墙壁、家具,横着走几步。
年龄: 8-9个月
爸爸妈妈可以做什么:
1、注意家具安全,尖角的地方可以贴上防撞贴;家具尽量固定,不要被宝宝弄倒了。
2、宝宝经常走不了两步就撑不住了,然后一屁股就坐在地上,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垫上安全地垫。
第六阶段:不需要帮助,独立站稳
平衡是走路的关键。如果宝宝能够独立站稳,保持几秒钟的平衡,她很快会觉得:自己可以尝试迈出一步了。
年龄: 9-12个月
爸爸吗可以做什么:
玩平衡游戏。
比如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帮助她站起来。然后,数一下在她摔倒之前,她能保持多久。在每次尝试后都及时地鼓励宝宝。
阶段7:迈出第一步
为了迈出第一步,宝宝需要做很多准备,除了身体方面的准备,还需要做很多心理建设。所以我们得不断地鼓励宝宝,多给孩子一点儿信心。
年龄: 9-12个月
爸爸妈妈可以做什么:坐在地板上展开双臂,慢慢引导,让宝宝尝试迈出第一步。先是一两步,再一点点增加距离。等宝宝敢走后,爸妈可以分别站在两头,让宝宝在中间来回走。
更有利于学步的几个小贴士:
1、赤脚学走。
可能有家长觉得宝宝穿着鞋子走路,可以保护宝宝的脚踝,但其实穿鞋子走路,增加宝宝了走路的难度。
如果让宝宝光脚走路,通过直接的皮肤接触,能增加宝宝的感官能力,增加肌肉记忆,能帮助宝宝更快学习走路。
2、少抱多走。
拥抱和安抚当然重要,不过孩子渐渐长大,我们总要在依赖和独立之间找到平衡点。
所以我们得注意,不要把宝宝抱着不放,也要给宝宝自由活动的机会,鼓励他四处游走,进行探索。
当然同时要注意安全,把杂物和容易发生意外的物品整理好,给宝宝一个安全的空间。
3、摔倒后不要过度紧张
孩子学走路,摔倒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爸爸妈妈对“摔跤”这件事的表情和态度,就是孩子的参照,爸妈要是表情过度紧张,肯定会加剧宝宝对学步的恐惧。
所以,当宝宝学步跌倒时,妈妈平静地安抚和鼓励宝宝就好了,这会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4、尊重孩子发展规律,不要过早教宝宝走路
宝宝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出生后3个月,俯卧时能用手臂撑住抬起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爬;1周岁时会站立或独立行走。
帮助宝宝锻炼,要按规律顺其自然。过早学走路,很可能对宝宝的骨骼造成伤害。
5、不要使用学步车
学步车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学会走路,而且还因为孩子被固定在车里,不用自己保持平衡,协调身体,反而减缓了孩子步行的发展速度。
不仅如此,学步车也非常危险,孩子在学步车里可以很快移动,而他们的脑袋又比较大,使得整体的重心处于身体的高处,在学步车中很容易由于地面不平、楼梯、台阶等等造成翻滚,形成伤害。目前,加拿大已经禁止在该国出售学步车。
有任何育儿问题,可以在评论里留言,我真的真的会回复哦。快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