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26教育随笔《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教学与教育一定要远离功利性,就像看书一样,只是为了看书,不要掺杂任何的私人目的。

  这个假期突然远离了孩子们,一下子让自己反思了许多。刚刚看到书中写小纸条,写信,写报告的方法,也让自己联想了许多,我喜欢用这样的方式,也曾经用这样的方式给班里的十几个孩子写过这样的信鼓励他们一往无前。我不知道孩子们在接到我写给他的信时心理活动是什么样子的,但最起码于我来说,这是一种能拉进人们彼此心灵距离的方式。

  自己在这方面也走入过误区,或者说迷散在了利益攻心的泥潭里!特别是在毕业考试之前的这段时间里,自己满脑子的成绩,恨不得给每一个人上紧发条,拖堂,连堂,除了上厕所都不甘心下课,午休时间加班,甚至把办公室都搬到了教室里,时时刻刻的盯着孩子们使劲学,还冠冕堂皇的告诉孩子们说,要陪他们度过最后一段小学时光,同甘共苦,破釜沉舟!可真正的事实却是,自己满脑子的想抓成绩,满脑子的想出成绩!来自自我认知误区方面的压力如同一个紧箍咒一般,套在了自己头上,自己又无情的把这个紧箍咒无情复制了无数个,一个个的又套在了孩子们头上。看啊,这一段时光是多么的灰暗,孩子们脸上鲜有笑容,苦不堪言,成了一个个麻木的学习机器。

  因为自己的愚昧与无知,甚至是罪过,扼杀了多少孩子的自由与天分啊!看看孩子们是多么的无辜与可怜,“老师,我们时候再踢场球啊?”“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上节体育课啊?”

  看吧,连这些小小的愿望都因为自己的专制专政而变成了大大的奢望,每回想起这些话,脸上一阵阵火辣辣的疼,为人师者的悲哀啊!

  2019年7月,自己送走了自己教学生涯的第一批孩子,带着万分的不舍与自责,特别是在这一段空泛,空闲的日子里,内心惴惴不安。

  一个月之后,自己又将迎来新的一批孩子,但愿自己能一点点汲取养分,吸取之前所有的教训,不违初心,一点点尝试着去往回归教学与教育的本质上靠拢,能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并享受到本该就属于他们的快乐的学习!

  知之,好之,乐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