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送别的佳作。它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雄奇瑰丽的塞外雪景,表达了诚挚浑厚的送别之情,读来感人至深。诗的前八句歌咏白雪,中间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过渡,后八句写雪中送别友人。
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果然如此。我们来看诗的前八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诗人以自己奇特的发现起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塞外雪景图,让我们领略了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奇异风光。
时值八月秋高之时,边塞地区却刮起了迅疾猛烈的大风,吹断了白草,吹来了一场大雪。这骤然而至的漫天大雪,给诗人带来了无比的惊喜,也催生了他的奇妙想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落沉沉,大地银装素裹,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宛如“千树万树”盛开的梨花。相信那个时刻,诗人一定感觉美好的春天来临了,自己正置身于一片素洁淡雅、压枝欲低的梨花林中。
这两句诗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洁白美好的世界,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欣喜之情,也让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每每读到此处,我总会想起多年前的那个春天,自己和三五个好友在梨花林中漫步的情景,风吹花落,友人轻吟南朝萧子显的诗句“洛阳梨花落如雪”,我感觉很是应景呢。遥想当年,梨花的芳姿、友人的笑语,依然是心中温暖的记忆。
虽然诗人的千古佳句给了我们美妙的感受,但事实上边塞的天气是恶劣的,将士们的生活也极为苦寒。正如诗中所说“狐裘”不暖,“锦衾”单薄,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冰冷得不能拉开、难以穿着。但诗人歌咏的主题是“白雪”,他极力描绘天气的奇寒,白雪的威力,借以表现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是岑参称赞别人的诗句,也是他自身的写照。出塞之时他正值壮年,内心里热切渴望能够建功立业。事实上,他当时正是一身戎装驰骋在西北战场上,颇有英雄气概。因为心中有火热的梦想,因此他用绮丽的文笔淡化了将士们的艰苦,歌颂了将士们豪情壮志和乐观的精神。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冰雪覆盖在茫茫大沙漠上,冰凌纵横交错;漫天浓重的阴云低垂。这两句是情与景结合点,起到过渡作用,由上文的写景,过渡到下文的抒情。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突出了奇寒,也暗喻行路难之意,为下文送别做铺垫。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诗人的好友武判官将要回京了,在主帅的中军帐里摆下筵席,为他饯行。帐外是奇寒的天气,帐内是热烈的场面。演奏边地的种种乐器来助兴,大家开怀畅饮,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
读到此处时,仿佛置身于急管繁弦的场面中,看到将士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感受到宴会畅饮的乐趣。在这与同甘共苦的战友即将离别的时刻,没有一般送别诗的伤感,有的是对友人即将归家的祝福,有的是昂扬的斗志,乐观的精神。这也体现了岑参边塞诗的独特之处,淡化苦寒,表现将士们的坚强乐观。读来让人心中顿生豪迈之情。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的时刻终于来临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外面的天气依然是奇寒无比,友人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红旗,在白雪中显得格外耀眼。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送了一程又一程。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友人的身影随着回环的山路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茫茫的雪野,可送别的人依然在深情地目送,虽然只能看到雪上留下的马蹄的印迹。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让回味无穷。每每读到此处,总是让人想起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两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压卷之作。诗人那豪迈的情感,对艰苦环境的乐观态度,总能给人激励。对友人的一片赤子之心,更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深义重。另外这首诗浪漫主义特色,也给诗歌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少年时代就背诵过这首诗,只是没有过深的理解。时光荏苒,多年后的这个冬天想起年少的求学的岁月,那些日子里有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向往,倒也不曾过多的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呢。事实上不管环境如何恶劣,心若暖,便不觉其苦寒。寒冷的冬天,读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吧,相信它能给你带去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