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强烈刺激下,中国经济迎来了让世界为之震惊的腾飞。在这个时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社会上却形成了一种以金钱来衡量人的身价的价值观,这几十年来教师的地位在世人的眼里从此一落千丈,因为教师的收入并不高。
在这种大环境下,部分教师在收入不高且地位不高的影响下,出现了职业倦怠。自古以来,教师的收入都不是很高,但地位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却很好,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并不多。但是现在,情况却不同于以前,职业倦怠却相当普遍,必须要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不是涨工资的问题,而是提高教师地位的问题,需要在社会上对人们进行价值观的重新引领。
另外,社会上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教育的本质相差甚远,这对矛盾日益尖锐化,甚至部分教师也对教育的理解也不够深刻,日益世俗化。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衡量好学校好教育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哪所学校的分数高,就是好学校,哪位教师教的成绩高,就是好教师。在当下,大部分人眼里教育质量的好坏,就是分数的高低,除此以外,普通的老百姓好像再也没有不同的看法。然而,我们不能以分数的高低做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教育不仅仅是包括智育,它还包括德育、体育和美育,因此,教育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提高学生分数的过程,如果这样理解那确实是太片面了。教育是一个孩子在各各方面不断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断考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和精神充实的公民,培养能收获幸福的个人”。
这就出现了社会对教育的理解与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不同这对矛盾,而且社会的影响力却大于教师的影响力,再加上教育部门评价教育质量的模式却更偏向于社会对教育的理解,每年学校之间的评比,总是成绩高的学校毫无悬念的成为教育质量高的代名词。这样一来,那些具有教育家潜质的教师们逐渐沦落为普通的教书匠,学校里没有谈论教育的学术氛围,就会缺乏成就感。每天只是将那些陈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挑战性,教育就会苦燥无味。人一旦失去对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精神,就会失去斗志,你的职业倦怠就会随之而来。将教育简单化,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金钱至上观值观的深入人心,社会上各行各业为了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各行各业的评优选贤统统与经济挂钩。教育也不可避免的卷入了这一浪潮当中,拉开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教师们为了经济利益争先恐后的拼命。在这种拼命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被金钱奴役化,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放弃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将大量时间花在了提高成绩上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学生们就成教师们发财的工具,教师们毫不关心学生们的全面成长。有的教师为了能够涨工资,弄来各种各样荣誉证书,这些证书大部分只与教师自身有关,而与学生无关。作为教师你的荣誉证书与学生无关,这在外人看来其实是一个笑话。既使与学生有关,对学生的成长也毫无意义,起不到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越努力,其离教育的本身越来越远,学校教育越来越不像教育,而更像是一个教师们的逐利场。
分数和荣誉证书就成为教师们涨工资的救命稻草,教育只顾分数,其他一律不管,这叫什么教育。而那些真正懂教育的人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分数不是那么地高,长此以往,对自己失去信心,出现了职业倦怠。那些通过拼命努力终于涨工资的人,他们的成就就是工资高,每天话题的就是谁的工资高。作为教师,你的工资高,成为教师的成就,这有什么意义呢?只有在同事们中间自毫一把,到外面恐怕就失去自毫感了吧!自己工资涨了,一下子失去了精神动力,周围也没有人谈论教育的问题,感觉毫无事事,职业倦怠也会随之而来。
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关键是要营造校园的学术氛围,让每个教师感觉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成功的喜悦。而不是拉开教师间的工资,到头来伤害的是学生,是教育,对教育的发展毫无意义。这是我参加青椒计划以来的又一看法,请各位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