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为入世之学,而佛学及出世之学。
我才知:顿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徐爱录》有言,阳明先生弟子问:世人怕鬼,何如?先生曰:素其行合乎神明,何怕?脑间的过往之行,如幻灯片,一帧又一帧地闪入脑门,合乎神明吗?只觉有些恍惚,我是极怕鬼神之说。
来司早学,阳明先生弟子朱子礼要去赴任县令,向先生求为政之学。先生避而不答,反教心学之功,弟子退而省其身,三月政绩初现,而后恍然大悟。汝之忿,大众的人性之恶,这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性,本就一颗心;渡人先渡己,一念起,便是自己心上用功的绝佳时机,为政之要,即用心磨好政务中的桩桩件件,方见治学之本。
此间,胸中如炎火喷薄而出,大悟。方知,先生早年登山偶遇一僧:你这和尚终日口巴巴念些什么?问其家中有一老母,甚是想念,终将和尚说得脱去僧袍,还俗侍奉老母去了。王阳明是懂佛学的,只不过,多数人在世上走,终抵是要在事上磨练的。脱离了事物的本源去求,似乎就成了那个口巴巴念着经,心里挂碍着母亲的和尚,错过了侍奉母亲,也未必修证菩提。这世间有多少六祖慧能呢?不过皆只是红尘中一凡夫俗子耳。
而后忽发一妄语:求功之心学,安心之佛老。
心上用功,省身去我,上至圣心;事上用功,件件桩桩,敷衍不了。所以,子礼的“为政为学”于子礼而言,得入世之功;于我而言,窥探心学之游丝,笃学之心坚决。
入世之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Google Play应用市场对于应用的targetSdkVersion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 201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