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短几十年,如白马过隙。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始终幸福灿烂的人生呢?
其实,生命是没有所谓的意义的。假如生命有意义,那我们的个人志趣将什么办?生命的意义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各自赋予的。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来完成他的生命应该担当的责任。正是死亡本身,让生命变得有意义。所以“生命的意义在于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 。
01
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城,约翰娜·玛克司夫人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因为她在她70岁高龄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9年之后,玛克司夫人又以79岁的高龄,完成了长达200页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如何度过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最后玛克司被科隆大学授予了教育学博士的学位。
玛克司夫人退休之前是个活跃、开朗的女士。退休之后,不甘寂寞的她先是上了一个法语班。后来在报上看到科隆大学招收老年大学生的广告,便勇敢地报名成为正式大学生。当时她已满65岁了。西比希小城的市民们,都为她骄傲,由此她还当选为该城的“最伟大女性”。
玛克司夫人经常会收到许多的来信,其中也不乏来自年轻人的。一名30多岁的少妇在信中写道:听了您老人家的故事,我们再也不怕变老啦!
02
2017年9月,武汉大学文学院,迎来了一位69岁的来自台北的博士新生----李常生。在武汉大学,他师从宋代文学专家王兆鹏教授,专研宋代文学、苏轼文学。这是李常生读的第三个博士了。前两个分别是东南大学的建筑学院工学博士,
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博士(专研北宋史、苏轼史)。而他的本科和硕士所学专业,分别是企业管理和环境规划专业。
李常生对苏东坡有着特别的钟爱。年近花甲的他,用10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苏轼待过、走过和作品中描绘过的地方。并编写了《苏轼行踪考》一书。该书120万字,附有近800张彩色地图,标明与苏轼相关的每个地点。另外还有这些地点的现况照片。
地图中不仅有现代景观,他还严谨地考据了史书、地方志等资料,进行古今对比。
还原近千年前的城墙、街道、田园等位置,勾勒出苏轼生活的地理环境。无论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赤壁石矶,还是“出临皋而东鹜兮”的黄泥坂小路,
都从遥远而缥缈的文字变成了现实。李常生说:“我一共走了60多个地方。
有的地方去过不止一次,比如杭州,就去过多次。”。
尽管已经走遍苏轼的人生之路,但李常生的理想还未完全实现。他想要超越鼓舞他开始旅程的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完成一部更准确、更详尽的《苏轼传》。他认为武汉大学文学院能给予他完成这部作品所需要的资源和指导,所以决定来汉求学。谈起这位特殊的新生,武大文学院王兆鹏教授赞不绝口。“老先生对学习很执着,在研究苏轼方面也很有心得。他10年的走访历程非常不易,令人钦佩。”
看了约翰娜·玛克司夫人和李常生。也一定会有人不理解的吧,老都老了……
其实,这是一个跟生死无关的问题。
03
有一位老人。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强行要求出院。 回家后,他坐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然后问道,“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几年了也没搞明白”。子女们就把百度上的解释,一一的念给他听,他频频点头。然后要来笔纸给自己写挽联。为了高清两个同音字的区别,他翻开字典,像小学生一样仔细查找,当敲定那个字的时候,他兴奋极了。最后他对子女说:我这辈子很幸福,没有遗憾了。四个小时以后,这个老人安详离世了。这是一个,在人生的终点还充满求知欲的生命。他没有给人留下任何的悲伤,反而给人以此生没有虚度的豁然开朗。
所以生命对于个体来说,他的终极意义,其实就是快乐。生是由对未知的一切充满兴趣和欲望以及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的快乐所构成的。欲望让我们感到生命充满活力和激情,这是多么美好的。可是,对于不可预见的未来,
人们不可能参透生死和永恒,人总是要死的。但人们还是想多知道一点,多看一点,多掌握一点。如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
人的生命是可贵的,它的可贵是在于它的偶然、短暂和有限。为了珍惜这么可贵的生命,人们总是想尽可能的去发挥它,满足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试图做个有价值的人。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终身学习不为别的,只为不枉此生!只为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