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丨小左
“救急不救穷,救困不救懒。”
为什么这句话历久弥新总是不断被验证,
我找到了原因。
01
“不是我的错。”
最近的一档综艺节目中,
有一位主人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这是一档以“餐厅改造”为主的节目,
在开店和厨艺方面都非常权威的名人:白钟元,
帮助经营不善的店家改造他们的烹饪方法、菜单等等。
被改造的餐厅大多门庭冷落,
面临倒闭的危机。
白钟元会来到他们店铺试吃,
考察厨房、菜单,
帮助老板找到问题,
甚至作为厨艺大师的他还会提供独家菜单。
可以说是业界大佬手把手教学了。
一年前,白钟元来到了一个老旧人流稀少的商业街,
决心将这里生意冷清的店铺改造成受欢迎的餐厅。
他重点改造的店铺,
其中一家就是这个由一对中年夫妻经营的传统韩餐。
这家韩餐已经是经营危机了,
经常在饭点都没有客人。
于是白钟元就决定直接来尝尝这里的招牌菜。
品尝之后,白钟元直接皱眉表示:
“不好吃。”
“用料不新鲜,都能吃出肉被冷冻过久的味道。”
结果刚开始还对白钟元到来表示欢迎的老板娘,
马上冷了脸。
还表示:
“这里的大学生都说好吃。”
“这个菜谱就是跟着白钟元电视上说得做的。”
“味道不好不怪我,要怪老师白钟元。”
不反思错误,而是首先想到推卸责任。
其实作为厨师兼老板,
她最清楚自己的确用料不够新鲜,
很多都是冷冻后重复使用,
但是在被批评后,她最先想到的是把责任甩给白钟元。
看着电视学做菜,没有做出好味道,
反而怪起了大厨。
这是什么道理?
后来白钟元要帮他们改造,
给他们出主意,甚至把独家菜谱给他们,
老板娘没有表示感谢,
反而觉得白钟元要害他们,
不信任他的厨艺,提出了比试厨艺后,
再决定要不要接受白钟元的帮助。
比赛两场,白钟元都以绝对优势胜出了,
老板娘终于松嘴接受改造。
白钟元也是尽心尽力,
把自己的配方打印成菜谱给了老板。
而这家店,经过节目的曝光,
白钟元食谱的加持,
一年时间从一家岌岌可危濒临倒闭的小店,
变成了很多人打卡的热门店铺。
一年后,白钟元回到这家店回访,
结果令所有人心寒。
这家店铺门口挂着白钟元的照片作为宣传,
把他的食谱作为卖点。
但是到了店里早就不是当初他们约定的样子。
当时白钟元强调一定要现做,
但是为了省事,
老板把食材做好,
顾客点单时随便加热一下。
冰箱里也都是早就做好的食材,
而且这些食材一天卖不完,
就会留到第二天,第三天卖。
泡了三天的汤水,
别说美味了,能不能吃都是未知数吧。
而且这不是一天两天,
原来白钟元曾经数次派工作人员回访,
每次都有新的问题出现,
老板越来越偷工减料。
这样的做法,直接把信任他们,
也尊重美食的白钟元气哭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被气到,
说这家店根本“烂泥扶不上墙。”
可以预见,之后这家店很大可能又会恢复惨淡的经营。
02
但老板并不值得同情。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明明有改变的机会,
他们却放弃了。
白钟元为他们带来人气,
改良了菜单,唯一需要老板做的,
就是好好做菜,认真经营。
但是即使已经有人帮他们铺垫好一切,
他们却还是让一切努力因为自己的偷工减料白费了。
给他们带来困境的并不是什么外在因素,
而是他们自己。
白钟元可以帮他们拯救糟糕的厨艺,
但拯救不了心底里的贫穷——
想占便宜,却不想努力。
当一个人开始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时,
其实是他们不愿意承认,
自己过得不好,怪不了任何人。
之前看一档改造房屋的节目,
其中一次的回访也让我印象深刻。
一般接受改造房屋的家庭都是因为居住条件极差,
不能满足一家人的需求了。
这一家也不例外。
四口之家要挤在一个十几平的房间里,
很多时候大人孩子都不方便。
设计师为他们改造了空间,
把所有物品的收纳都安排的合理的地方,
有限的空间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但是在回访时却发现,
虽然设计师的巧思还在,
原本干净明亮的空间里却又重新堆上了杂物,
一家人的生存空间又变小了。
“设计是别人的,生活是自己的,
自己不想好好过,给你一个宫殿也能住成仓库。”
现在这个社会,自己如果都不努力,
没有人能帮得了你。
03
你知道棒棒这个职业吗?
棒棒军是重庆特有的临时搬运工。
而在棒棒军中有两个人的命运令我印象深刻。
有一个叫“河南”的棒棒,
他因为偷吃了老板一个鸡蛋被辞退。
他没有痛定思痛,重新再来,
反而迷恋上了赌博。
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向其他人借了钱。
日子越过越差,最终一贫如洗。
而周土豪,同样曾是棒棒军中的一员,
却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他把做棒棒赚的钱一狠心全部投入学技术,
转行当了装修工,
后来还有了自己的施工队,
也在城里买了房。
他用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你可以说他是运气好,
赶上了这个机会,
但不可否认,他和“河南”的本质区别,
就是一个心存侥幸,而一个脚踏实地。
04
奇怪的是,很多人看到别人的优秀,
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学习他身上的优点,
而是抱怨。
之前公司里有一个晋升的名额,
一个同事认为自己很有希望,
却最终落选。
晋升的那位同事还比他资历浅。
后来没能晋升的同事就抱怨:
晋升的同事是走了领导的关系,平时拍马屁,
根本不是靠实力。
事实上呢?晋升的同事虽然更年轻,
但是能力更强,更努力,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反而是抱怨的这位同事,
倚老卖老,把工作当成了养老。
看久了这样的事情就明白了,
为什么有人越过越好,
而有的人一手好牌也能打得稀烂。
抱怨永远比努力更轻松。
狠不下心努力,只能看着别人的成功,
用抱怨宽慰自己。
王尔德说:你一旦为自己找到一个错误的借口,
你不久就会再为自己找一百个借口。
今天你怪父母没有可以优越的条件,
每天怪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工作了说领导不重视自己,
借口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废。
每一个安慰自己的借口,
都是温水煮青蛙,让人心安理得享受舒适区,
渐渐失去行动力。
05
有人说,别为你的累和懒找借口,
你的一无所有就是你拼的理由。
我看到很多人,明明已经十分优秀却还在努力的路上。
清华大学的学生
早晨6点就开始起床,
6点40开始学习。
甚至从晚上9点到凌晨1点的时间
也都有要完成的课业。
认识的姑娘明明已经年纪轻轻年薪百万,
却还是时刻保持着焦虑感。
听到她说得最多的就是:最近XXX很厉害。
一个成功的项目结束后,
反复复盘,为下面的工作总结经验,
这个事情她坚持了许多年。
而这些人偶尔抱怨的是,
“为什么时间总是不够用?”
越活越失败的人则大多是
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他们显然不想这样疲惫的努力,
更想坐享其成,
在自己的生活里偷工减料,
最终把自己的一生过成了“豆腐渣工程”。
这种人的失败,何尝不是他们自己一笔一划写出的结局呢?
所以啊,
与其花时间去为自己找借口,
不如行动起来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