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每天懂一点成功概率学》
查理芒格提出我们应该构建多维思考模型,将每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这些基础知识成甲叫做“临界知识”。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理所应当的存在一些临界知识,李笑来认为数学最重要的概念是复利和概率。
复利的巨大作用今天就不讨论了,我们单说概率。
概率是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数学表达形式,这当然不止是用来考试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过高中的人基本都能计算一些简单模型的概率,但是能真正的将它作为生活手段的很少,君不见多少人买彩票,,君不见多少人打牌之时对气运非常在意,这些人并不是没有概率的概念,但是却不能摆脱自己侥幸和非理性的心理。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失败,而有的人却总能成功呢。我知道你一定会想到能力、机遇、人脉这些因素,那么我们抛开这些,从更理性可量化的概率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假如有甲乙两个人求职,两个人各方面的条件都差不多,每次被录取的几率都是50%,甲只去一个公司应聘,那么他被录取的概率是0.5;乙去了两个公司应聘,他被录取的概率是1-0.5^2=0.75,如果他去五家公司,那么他被录取的概率就高达97%了。乙仅仅是比甲尝试了更多次,他就已经比甲更接近成功了。
如果我们是提高我们的能力或者应聘技巧,那得付出多少努力,准备多长时间才能提高50%的能力呢?而现在你只需要多参加一次面试,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当然实际情况肯定不会这么简单,两个人的各方面条件不会相同,不同公司的招聘要求也不同,但是即使乙比甲的能力低,单次被招聘的概率更低,但是也完全可以通过数量达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
我是参加过校园招聘的人,有件事当时挺纳闷,有些人各方面能力也未必多强,但是却能手持多份offer,而另一些人明明能力也差不多,一直到毕业都还没找到工作。今天重新学了概率学,这个现象就很好解释了,前者进行了多次尝试,自然更可能拿到offer;而后者也能失败一两次就放弃了。
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下成功的概率学公式了:P=1-(单次失败的概率)^(重复次数)。我们希望P越大越好,有两种方法可以达到,减小单次失败的概率,增加重复次数。我们很多时候都只选择通过各种方法和技巧减小失败的概率而很难做到在多次失败之后还能再次尝试。这个公式还表明,当重复次数较低时,单次失败的概率非常重要,而当重复次数足够高,单次失败的概率大小对P值影响已经很小了。
对于成功这件事,一方面是打磨能力,一方面是坚持不懈。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是必然成功的,只要成功概率不是100%,那么打磨能力在能力不强的时候既简单效果也明显;可是能力是有天花板的,而越接近天花板提高的空间就越低,付出的资源反而呈指数增长,这个时候应该把更多资源集中在多次尝试上,靠数量增加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