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故事丨越过山丘,是他们在等候


一个月很快,若白驹过隙匆匆结束,一个月很慢,慢到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发生,多到无法一一记录,只能留在记忆里,在往回的日子里慢慢说。

《一》

初次与孩子相遇,要如何打招呼才好呢?是“初次见面,我是七七,请多多关照”,还是“你们好,我是你们的代课老师七七”,不,这些都庄重而生疏,与他们相遇,最好的开场白应是微笑,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就足够。


到学校的第二天,吃过午饭,和同伴在外面百无聊赖的晒太阳,看在草场上撒欢儿的孩子,聊着未来一个月的生活……


他们却跑过来围着我,也不说话,就是盯着看,胆子大点的男孩子,会偷偷拉一下我的手后快速放开,看着我笑,笑容里藏着“我什么都没干”的真诚,女孩子比较羞涩,躲在我身后,玩我的头发,一会他们又四散开来,和自己的小伙伴玩闹。


但我们几个陌生的面孔总是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连玩耍都不能安心了,一会儿,他们又跑过来围着我们。


这次,他们似乎偷偷商量过一般,异口同声的询问我们:


“老师,你会唱歌吗?”眼神里满是期待。


“唱歌呀,老师会啊”


“老师,你可以给我们唱歌听吗?”


“可以呀,不过,你们也要唱歌给老师听哦”


记得那天,我选择了《北京东路的日子》最开始的清唱部分,“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好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


孩子们都认真的听着,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对我们这些陌生来客的戒备在慢慢消散,只有羞涩,还隐约可见。


“好了,老师唱完了,到你们唱喽。”


孩子们聚在一起用我们听不懂的藏语窃窃私语了几句,最后选定了一首藏文歌曲,唱了起来。


不知道歌名是什么,更不知道歌词含义,只记得那天的天很蓝,孩子的嗓音干净而灵动,随着风,传去很远很远……


《二》

给他们的第一课,我该怎么做?是接着他们的课程进度继续讲课,还是做自我介绍后,再从名字开始,熟悉我的学生,我选择了后者。


我知道,经过前一天的相处,在我踏进教室之前,孩子们已经知道我的名字,代四年级语文,自我介绍也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而这个环节,我选择留下。


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后,我看到很多孩子将我的名字认认真真写在了书的扉页,我的名字,三个字他们两个不认识,却还是写的认真,我又标注了拼音,他们也写了下来,那一刻我想,还好我没有省去自我介绍,虽然我告诉他们可以叫我“七七”,但我的名字,孩子们也很在意吧。


我的自我介绍后是孩子们,为了记忆更深刻一点,特意让他们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了黑板上。


他们的名字,基本都是四个字,且大多相似,还有学生的名字是六个字,说实话,这真的让我有点为难。


自我介绍完我记住的名字却不多,能将名字和人对应起来的,更是寥寥无几,而这,也成了孩子对我的第一个考验。


随着下课铃声,安静的教室也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都急忙跑到讲台问我:


“老师,我叫什么名字?”

“老师,我叫什么名字?”


问我自己名字的声音接连不断,而我能准确说出的少之又少。


“对不起,老师没能记住你的名字,可以再告诉老师一次吗?”成了我说的次数最多的回答。


孩子们询问我他们名字,只是想自己可以被记得,以此证明老师喜欢我,就像偷偷从背后捂住喜欢的人的眼睛压低声音问一句“猜猜我是谁?”,希望他第一个说出的是自己的名字,显示自己的重要。


《三》


面对爱闹的孩子,课堂纪律要如何维持?自然是先和他们“约法三章”。


孩子的心理,大概都是这样,我喜欢你,所以我不怕你,而这,也造成了课堂纪律难以维持,总会有不听话的孩子故意捣乱,此时“约法三章”格外重要。


每天上课,进教室先和孩子们约定,上课吵闹该如何惩罚,不捣乱有什么奖励,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我的奖罚一般是:上课捣乱,抄写并背诵一篇课外古诗词,课堂纪律太乱,就是两篇,古诗由我来定,如果安静,今天的作业可以少一点。


他们也渐渐习惯了我的方法,以至于到后来,我上课前,他们都会事先在教室后面的图书角找了书放到讲台上,而作业少一点的奖励,也改成了下午陪他们玩。


他们背诗很快,也忘得快,第一天背完第二天就忘,自习课也会同他们一起温习默写之前背过的诗词,叫他们在黑板上默写时,都出乎意外的积极。


虽然他们上课会捣乱,但大多时间还是很听话,陪他们玩,大多数时间也是我看着他们玩,篮球,跳绳,我的体力倒是不及他们。


与他们的相遇,时间虽短暂,故事却很长,一篇文章,怎么说的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