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得知北京心灵坊有一期活动:用100天和一群人一起读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拉玛大师的《乐活·冥想》。关于灵修的书,先前只是看了张德芬的各种书,后来接触过瑜伽的一些书籍。当我大致翻了一下心灵坊公众号里关于《乐活》的一些章节以后,我几乎不再犹豫就买下了这本书。
开始在微信群里听了一段宇晴老师的开场白。当然,我进入这个活动的时候,已经是读书日的第19天了。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拉玛大师的一些事迹,还有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情况。很是令人感动的一点是宇晴老师将这本书长久以来一直不断地读。我能想象得到,她带着这本书在生活里每每地读起,而每一次读过,都各自有不同以往的感触。每一段文字,每一处章节,伴随着自我的经验和成长,时时散发出不同的光芒。也难怪,我的一位瑜伽朋友在最初跟我说起《乐活》的时候,掩饰不住这本书带给她每一刻,每一日遇到问题时的豁然开朗。我当然明白这其中的滋味,因为这样的经验我也曾经有过。有时候,那些话语,那些文字,你读起来,仿佛暗夜之中的一盏明灯,突然照亮你内心某处的痛点和触点,使你有恍然大悟的意识之光。
采纳了老师的读书心得。从最后一章开始读起,然后再读第一章,继而读倒数第二章,正数第二章,随后,以此为例。
全书十二章,“冥想”列为最后一章。比较有感觉的是,前段时间,习练瑜伽加入了冥想的环节。之前,虽然对于冥想有些许了解,但是终究没有系统坚持下来,形成规律。不过,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在平日的生活里体会到冥想的意义。尽管这意义常常有些力不从心,可是,我总是能够看到它,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个活在世上的人,透过冥想可以达到灵魂专注这种生命中最高的境界。他身在这里,灵又在那里,他活在世界之上,涵括一切却无物可失。学做冥想,首先必须学会不动如山。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导,常是迅速地移动,从来没有人训练我们如何保持静止不动地姿态和宁静地性情。
如如不动的打坐冥想,我只想说,真的真的太难了。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真的活像一个世纪那么长。只要静止不动,脑子里的各种念头就像弹幕似的不断忽上忽下地冒出来:应该把窗户关了再开始打坐;明天要不要去一趟商场;一会儿打坐完了,还得再看会儿书;公众号里的文章有几天没更新了,要抓紧时间写点东西了……
静止不动,貌似静止不动,然而却从来没有静止,甚至身体里的感觉比以往更加活跃,打坐的时间再延长,你会感觉到:大腿根处酸胀,腰部两侧酸沉,呼吸有时候不平稳,一声急,一声慢。包括外周发出来的声响:关门的声音,人们说话的声音,水龙头流水的声音,知了的叫声……
平日生活里我们的工作、写作、吃饭、说话、读书等,这些如果视为动的话,那么冥想中的静和生活里的动,又该如何更深刻地理解呢?这让我突然想到之前看过的一期《瑜伽》杂志里的一句话:清幽冷寂的古池,四周静穆,水面平和,青蛙蓦地跃入,发出清脆的扑通声,猝然打破着静谧之境,余音追随逝波,很快又归入冥漠空无,池塘又复一片寂静。就是那一声“扑通”划破的宁静,让我们体会到更深的宁静。就在那一瞬间,动与静、寂与响在时间之外完成了几度逆转,恰似那一声“om”在身体内的回响。深层的宁静确实是跃动的,而不是死寂的。
冥想之中无处不在的念头就是动,这些动成为专注于呼吸的干扰和阻碍,看着这些动,不去排斥它,评判它,理会它。而日常生活中的做人做事,应该专心一致地形成静的意识。动中体会静,静中体验动,唯有如此,我们无论何时何处才不会乱于方寸之间。
冥想这一章给我另外一种觉知当是脑海里升腾起来的无数念想,这种最不能够排除的情形,落到生活中的应用当是我们常常于各种纷繁扰动之中,专注真我的练习。
冥想可使你的内心在千头万绪时,不做任何回应,同时,你将在充满烦忧的生命中,找到一个喘息的机会——一个真正的内心假期。然而,这种内心的假期并非遁世的思想,而是找寻内心祥和的基础,使你处在这个世界上变得更积极、更有效率。
不做回应,也是一种舍得的精神。
文/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