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9
晚上去看了《大三儿》,本以为这种冷门电影应该买票即包场,没想到真碰上了有公司组团包场,坐满了大半个影厅,挺清奇。
《大三儿》不算一部传统意义上好看的电影,甚至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很难论得上好看二字。比纪录片多了一分故事性,可是比故事片那又少了九分。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深刻的立意,没有幽默的台词或表演,也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悬念作背景,整个讲述过程就是大量的日常对话片段和大三儿带有对话感的旁白。所以我不会推荐给朋友,但还是在豆瓣上摁下了五星。
这是一部看任何影评都不用担心剧透的电影,因为故事一句话就讲完了:大三儿的西藏之旅,再剧透得完全一些:大三儿和他的朋友的西藏之旅。跟其他呈现西藏文化的电影(没错,我指的就是张杨的《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不同,这部电影跟西藏扯上关系只是因为大三儿的梦想是去西藏,如果他想去的是云南或者西双版纳,换个目的地拍出来效果一分不减。因为电影真正动人的地方跟西藏没关系,跟梦想也没关系,跟大三有关系——但是也可以没关系,那跟什么有关系呢?跟已经被我们遗失的真实生活有关系。
现代城市生活的焦虑感和高节奏下的空虚感裹挟着我们不断向着某个方向冲刺,虽然不知道那是哪儿,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朝那儿跑,但是因为害怕落后害怕掉队害怕堕入更加未知的世界,于是拼了命的维持现状,以血肉之躯紧跟时代的车轮,有余力的还可以力争个上游,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不容也害怕任何怀疑地相信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努力地工作挣钱,然后消费昂贵的商品和廉价的精神娱乐,甚至连情感也可以明码标价;有钱就去南极看企鹅,没钱就去西藏朝个圣净化一下灵魂;梦想就是挣很多钱很多钱实现财富自由,至于自由了要干什么那也不知道。在这样的挤压之下,我们几乎失去了真实看待生活,或者说看见真实的生活的能力。在我们构建出来的世界里,生活如同万花筒一般是碎片的,是扭曲的,是拼接的。微小的情绪被放大被聚焦被煽动,平庸的追求被歌颂被美化被强制赋予意义,真实的苦难被缩小被剪切被虚化,朴实的人生被淡化被放逐被外化。久而久之也就都习惯了滤镜视角下的生活,以为自己的人生是部大片。
大三儿呢?大三儿想去西藏,因为觉得自己身残志坚去到西藏是件特了不起的事儿,管他妈的那就去吧,于是就去了,不仅去了布达拉宫还在珠峰大本营打了个卡,回来以后继续高高兴兴地拖地。影片大部分的旁白都是以大三儿的工作——拖地作为讲述背景,左一下右一下,特别有节奏,也特别地枯燥,很好地隐喻了生活本身。而大三儿和年过八十的老父亲的生活日常,以绝对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展现了一种纯朴而真实的生活态度,没啥自怜自艾,也没啥自我感动式的煽情,更没什么苦难下的奋勇拼搏和发奋图强,有的只是曾经在我们先辈们身上常见的一种豁达和韧劲,以及平淡而真实的爱,真实到让我觉得我现在的唠叨都是一种矫情。
我知道现实中的这样大三儿其实依旧很多,只是已经被社会折叠,被信息气泡阻隔。他们看到这部电影大约只会反问这有啥好看的,宁愿去看《西虹市首富》。就好像片中大三的朋友们拿着手机不是在看网络电视剧就是在看露点小视频,他们以此接近他们向往的生活,而我们通过《大三儿》看到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