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背景:
本案例由滑县八里营乡初级中学提供。八里营乡初级中学于2009年9月由全乡七所初中撤并而成。地处八里营乡地域中心,乡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文化底蕴丰厚。服务辖区64个行政村,近7万农业人口。学校占地65亩,绿化、美化已初具规模。硬件建设完善,设备、设施齐全。校园花木繁茂,四季长青,环境宜人。现有30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
施教团队为八年级班主任教师和金融志愿者。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八个班级405名学生,活动时间为每周45 分钟。
本案例的典型意义:集中于一个学生金融知识的普及为中心议题,包含一个如何向农村学生普及金融知识的典型问题,尝试探索了一种教师讲解和学生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2. 案例叙事:
活动目的:
金惠工程农村中学金融知识普及项目(以下简称“中学生项目”)是金惠工程的重点子项目之一。中学生项目以“教会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为愿景,利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集中、思考理解能力较强、学以致用机会较多等优势,面向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生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金融活动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投资理财、存款贷款、各类保险、日常消费等都离不开金融服务,每个人都是金融的直接或间接消费者。而加强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是实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策略,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落实。
通过系统、规范的金融知识教学,帮助受众反假币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及其家庭合理参与金融活动,正确规避金融诈骗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等真定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确立“信用是人生之本”的价值观,养成勤俭持家、善于理财的好习惯。以此助推普惠金融和精准脱贫事业深入发展。
活动设计:
在对学生金融教育施教之前,对学生进行了金融知识掌握情况前测问卷。每个任课教师针对学生的金融知识,根据教材内容的侧重点。主要采用教师授课和学生活动的形式开展,每课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和领悟财经素养。学校则通过手抄板比赛、金融知识竞赛、班级捐赠物品、征文比赛、现场模拟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提升学生规划人生,打理财富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金融知识掌握情况前测问卷
2. 组建金融教育微信群
3. 教师教案
4. 多媒体课件
活动情景:
课程安排:
我们八里营乡初级中学八年级金融知识教育课程统一安排在周一上午第三节的学生读书时间。
课程内容:
我们依据兼具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金融知识伴我成长------农村中学生金融知识普及读本》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了探究钱的秘密、珍爱人民币、当好家庭小管家、做个守信用的人、学会使用银行卡、恰当存款让钱生钱、利用贷款改变命运、购买保险规避风险、识别人民币真伪、谨防诈骗等内容的传授与学习。
教学方法:
第三课、当好家庭小管家
教材分析:
当好家庭小管家是《金融知识伴我成长》的第三课。本课的设计主旨是让学生对家庭收支情况有个基本了解,让学生通过了解家庭收入的来源,学会正确合理的理财观,当好家庭小管家。
学情分析:
本课从学生日常家庭生活、消费入手,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评价学会家庭理财。激发学生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体谅父母,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理财观念。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合作学习,设计符合家庭实际的收支计划书,培养他们合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进而形成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知道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以及各项支出的费用,统计出一月的支出总额,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养成节约用钱的良好品质。
3、通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家庭收支记账”的活动,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管家的难处,增强积极创收合理支出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知道家庭的经济来源和支出有多种形式,体会父母挣钱的不容易,知道家庭必要的生活开支,协助爸爸妈妈当好“家庭小管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家里的钱从哪里来吗?有没有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管家的不易?想不想体验一下,当一回家庭的小管家?
那么你们对科学合理管理家庭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没关系,今天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庭小管家”。
(板书课题:当好家庭小管家)
(二)回归生活、展现自我
师:平时同学们可能很少留心父母或家里人是怎样挣钱和怎样管理家庭钱财的,不过没关系,咱们一起来看教材上的“身边的故事”,大家可以边看边议论,说一说,孙惠佳是怎样的一个合格的“小管家”,你将怎样做成为合格的小管家。
学生讨论:
师:想当好这个小管家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其中从生活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家庭的固定收入是比较重要的事。下面咱们就结合家庭收入,自己制定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书,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把家当得更好。
(三)回归人文、认识自我
师:课前老师给大家一张家庭收支现状调查表,(出示表格),让你们用各种方式考察,你们进行了吗?谁愿意把你的调查结果和感受说一说?
师:显然在同学们的调查资料中,有很多家庭的收支安排是不科学的。那咱们就一起来设计一张科学、合理的计划书。由于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消费也各不相同。你们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组内的一名同学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请老师参与你们的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四)回归生本、展示自我
师:同学们研究完了吗?哪个小组先愿意汇报?
师:你们认为他们家庭收支计划书设计得怎样?
师:听了你们制定的这些计划,为你们的努力而感到兴奋。你们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小“小管家”了。那么在整个调查、设计的过程中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说一说你都感受到什么?
(五)回归生活、肯定自我
注意节约,合理消费。以后不再向家长要零花钱了,要做到采购前有计划有准备,不大手大脚花钱了。以后再也不挑食、不偏食了。
(六)布置作业
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家庭收支记账”活动。注意以下三点:
1、收支管理需平衡 2、收支计划应周密 3、家庭结余善管理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和设计让老师感受到你们懂事了,长大了,我们也从本课中感受到家长的辛劳和付出。最后,老师愿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都多方收入,收支平衡,合理消费。愿每个家庭永远充满着温馨与幸福!
教师讲解、小组合作、感悟体验、模拟演练……独特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深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通过新颖的活动形式,将习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自我建构。
此外,在讲课之余,我们学校还组织开展了金融知识手抄报比赛、金融知识竞赛、班级捐赠物品、征文比赛、现场模拟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活动效果:
1、确定了金融课程校本标准
让学生们在课程活动中学习金融常识,了解投资工具,进行初步挣钱和理财体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坚定以诚信创造幸福人生的信念。
2、创建了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模式
是围绕一个中心(以集中于一个学生金融知识的普及为中心),依靠两种方式(教师志愿专业团队、学生小组团队),是坚持三大原则(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主体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共同构建我校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体系。
3、我校通过课程教学、阅读、活动、实践、游戏等方式,稳步推进金融知识教育,改善了学生乱花钱的现象;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金钱观、物质观,提升了学生的财经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追求幸福人生的能力。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并积累了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
教师感言:
恰当存款 让钱生钱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每逢春节孩子们都会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并且数量也越来越大,如果不管理好这一部分钱,会养成孩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甚至会引发更大的令人不愉快的事件。当我们学到第六课《恰当存钱,让钱生钱》这一课时,决定邀请家长来共同完成这一课,培养孩子合理支配金钱和理财的好习惯。
我先让孩子认真阅读第六课的内容,制定到上大学时的一个存款方案,根据自己的金额和花钱计划,选择存款种类。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如何算利息,怎样存款,存折遗失或密码以往如何做,怎成了一个小小的理财专家。
到了周末,我以校讯通、微信群的形式告知家长,陪孩子一起去银行存压岁钱。有的家长电话回复我说,孩子真的长大了,存款比他懂得都多,再也不担心因为压岁钱的处理和孩子闹不愉快了。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参与,学生不但学会了一些金融知识,还养成了一生受益的好习惯。
当好家庭好管家
我通过学习金融知识伴我成长这本书,受益匪浅,特别是当好家庭小管家这一课,更是让我懂得了,打理好一个家庭经济的重要性,在学会为家里记账的基础上,还应该当好家庭好管家。
收支管理需要平衡,从家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家庭收支管理原则。
收支计划也应该周密,在家庭记账和总结家庭收支规律的基础上,我们会每年制定一个详细‘周密的家庭收支计划。在短期内要用的钱,我们存成了活期存款,计划中的应急性支出可以存为定期存款,在管理家庭收支的过程中,我逐步学会了勤俭持家,同时,我还发现自己的“理财水平”提高了,哈哈,真是受益匪浅。
存在问题:
1、金融知识普及讲课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2、农村学校学生参与实践的地方少,影响制约了学生金融的实践能力提升。
3、任课教师的金融知识和财商素养低下,如股票、债券、基金等专业理财知识欠缺,需要专业培训。
改进设想:
加强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从师资培训、家长资源等多个维度加强金融素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让教师拥有过硬的金融知识和素养,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多管齐下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
不断改变课堂授课方式,积极开展多项金融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金融实践活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金融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