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春节前最后一天班。值得庆幸,腊月二十七就开始放假了。
但是,近段时间,持续雨夹雪的天气,哪儿哪儿都湿漉漉的感觉。
衣服晾阳台,也数日见不到太阳。
屋子里的卫生,也不能按照预想去完成。
临近年关,没得个好心情。一点点也没能感受童年时的“年味儿”。
下班回到家了,看见哥哥妹妹收拾的行李(去婆婆家),我是没得一点点兴趣啦!
结婚后,尤其是有了两娃后,都不再喜欢过年了。
东奔西走,吃吃喝喝,真是疲惫啊。
我们老家有些习俗:
腊月二十八的早上吃年饭,其实就是大家族的团年饭,家里的兄弟姐妹都要聚一起吃这顿饭。
年三十日儿,结婚了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夜。
年初几,女儿要回娘家拜年。
……
所以,不论啥时候放假,年前年后都得回一趟娘家。拖家带口的,哪能不累啊。
今年最是没感受到任何过年的氛围。
但家乡的习俗不能破坏。二十八的年饭是必须回家吃的。
最终决定腊月二十七,也就是今天,回乡下。
在回乡的前一个小时,还在和哥哥商量,可不可以不会去。
哥哥坚决的否定了:“必须回去,住18天……”
我的个去~住18天?……
好歹也是过春节,住多少天不是哥哥说多少就多少,但是回老家还是可以,还是应该回去的。
于是,今天,早早起,早早出门,理发,给哥哥妹妹配雨鞋,购物等等,奔波一天,终于在晚上,6:20到达婆婆家。
回了乡下,“年味儿”也比记忆中要冷清很多。
吃些零食,放放烟花,聊聊天,咦~慢慢找到了过年的感觉。
吃顿晚餐,烤烤火,再看着父母准备明早年饭的菜肴,儿时的记忆又被拉回了。
这年味儿,愈见浓郁。
回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