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向我抱怨,他说他的员工每天到点儿就下班,周末也不愿意来加班,一点儿创业精神也没有,问我怎么办。
我想了想,对他讲:CEO不应该把员工当作机器,试图榨干每个人的劳动。事实上,即便员工整日加班,所创造的额外产出也是极少的,而且这部分多余的产出,相比CEO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来说,根本不值一提——我们都知道,全球最大的胶卷公司柯达的破产,可不是由于员工不努力工作造成的。
但是,我们一味的要求CEO做出连续的正确决策又是不现实的。因为在日常工作中,只要做事情,就会遇到决策,只要做决策,就会犯错。那些在工作中极少犯错的人,若是细看他们的工作方式,会发现一个现象,即一旦遇到需要决策的任务,他们十有八九会把决策的责任很“聪明”的交给某人(若找不到这个人,他们会用开会的方法解决),以此逃脱决策失利所带来的惩罚,这类人典型的特点是执行力很强,但毫无决策能力。
既然做决策就一定会出错,而我们又不想浪费员工的生产力,那要如何调和这对矛盾呢?
我的想法是,不要去调和,只要把关键决策做对就可以了。
什么意思呢?对于一家公司而言,CEO每天要处理数十个决策,但每个决策的份量并不是相同的,这当中有一些属于关键决策,一旦做错就会让整个公司伤筋动骨、元气大伤,而另一些决策,即使做错了,对公司业务也没多大影响。
比如雷总创建小米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关键决策:1、小米采用直营,不设渠道商;2、小米不投硬广,走粉丝经济路线;3、小米手机价格比竞争对手便宜一倍。
当雷总做出这些关键决策的时候,这家公司很自然的就产生了独特的生命力,所有的次级决策,也都会依照关键决策逐渐展开,比如是否要建立在线论坛、是否要运营微博等等。如果我们把关键决策比喻成主干道的话,次级决策就是一个个的城乡小路,他们依附于主干道之上,那么只要主干道是畅通的,有几个城乡小路不通,也没多大关系。
经济学上,常用二八定律来解释很多事情,对于决策这块儿,显然也遵循类似的定律,但并不是二八,也不是一九,而是1比100,因为一个错误的关键决策,会牵连数十甚至上百个次级决策,这也是我一直想要说明的,做决策不在正确率,在于影响力,即便CEO做对了数十个次级决策,但在关键决策上做错了,也是满盘皆输。
这种关键决策失误的案例,在瞬息万变的IT业随处可见,诺基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在遭遇竞争者挑战的时候,诺基亚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投入Android的怀抱,偏偏选择和市场占有率极低的微软合作,这使得诺基亚即便有能力推出极具创新的lumia系列手机,依然无法扭转大局,最终沦落到被收购的命运。
所以,对于公司的管理者而言,要特别小心做出错误的关键决策,我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仅思考关键决策,把全部的脑力放在这方面,把所有次级的决策授权给其它人,因为你的时间有限。
但是,似乎这个结论存在着不少反例。
在互联网圈儿混的人,多少都知道一些业内八卦。比如马化腾凌晨三点给QQ邮箱的产品团队发邮件,说你们的一个线画歪了,没有对齐。也有人在回忆录中写道,乔布斯与我们一起思考如何拿掉浏览器上的那个令人讨厌的进度条。
更有人,写本书出来,叫《细节决定成败》。
看起来,这些都与我所说的关键决策的概念相矛盾。
事实上,这并非矛盾,只是思维层级不同而已。
辟如,对于一个普通的员工来说,他所接到的大多是执行层的任务,这种任务要求的就是把事情干好,而干好这件事,往往与细节有关,管理者总是会喜欢那些做事更全面、办事更细致的员工。可见,在这个层面上,细节的确决定成败。但对于一个公司的老板而言,他的任务大多是思考性的,就像盖楼一样,用什么样的水泥已经不是他应该考虑的问题了,他要考虑的是选择哪个地段,预期流量如何,成本是否承担的起,在这个维度下,就要花时间考虑关键决策,而不能被细节打扰。
马化腾和乔布斯的案例,我们可以当做奇闻轶事对待,那是公司规模足够大以后,CEO偶尔下基层的产物,它不是一个优秀CEO的常态。
可见,对一家初创公司来说,往往只有那几个关键的决策点,尤其是对产品方向的决策,决定了这家公司的未来。我们常看到,有很多公司花了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打造了一款毫无生命力的产品,等焕然大悟的时候,已经为时晚矣。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下一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对产品方向的把握。
公众号:李一腾
微信:liyiteng(添加时请注明公司和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