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在我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们普遍比较严厉,然而00后,90后的孩子们都活得比较绽放,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几年大家都提倡快乐教育,要接纳理解孩子。
其实之前我是有些困惑的。什么叫温和而坚定?什么叫溺爱?什么又叫管教不到位呢?中间这个尺度真的很难把握。
听了《不管教的勇气》以及我学了心理学的课程以后,思路好像变得清晰了。
昨天我们说到不能打击孩子,因为这不是挫折教育,而是绝望教育。那么今天我们讨论一下什么是溺爱?
溺爱的最大的坏处是孩子不知道边际在哪里,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也就是规则意思。
比如说一个孩子划船划到中央的时候用竹竿去撑,一根短一点的竹竿下去见不到底,换长一点的还是不行,再换长一点还是见不到底。这样撑船的人就慌了。同时河面上也没有灯塔,航标之类的标的物。那么孩子一方面担心自己不知道往哪走,另外一方面也担心水特别深,会有恐惧感。
如果我们只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允许,包括他做错了的时候,也不加以批评指正。那么孩子也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的。
昨天我妹妹打电话,我们聊起来,她开班会的时候,有几个调皮一点的孩子,班干部跟他们指出了错误,他们还很感谢,觉得班干部很负责任。
也就是说他自己做的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时候,他自己心里是很清楚的。只不过他觉得他没有毅力,没有能力去改正这个问题。如果此时班干部或者家长指出他的毛病并加以帮助和引导,那么他就有了改正的勇气和决心。即使改正不了后续他也会有改正的欲望。最重要的时候他有了安全感,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别人是真正关心他的。
如果我们不加以指正的话。他就会用更离谱的方式来引起家长和权威人士的注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溺爱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上瘾的情况,因为家长没有把告诉他底线在哪里,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突破一些底线,做出更加不合逻辑不合情理的事情,来试探底线到底在哪里?
温柔而坚定,做起来是不容易的。既不能经常打击孩子对他进行绝望教育,也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让他觉得没有安全感。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发现他的亮点,并且表示感谢和赞扬。赞扬提升他的价值感,而感谢可以提升他的的归属感。不单单是家长对他,而他自己也能接纳自己的归属感。
樊登老师说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就错了。我个人认为可能你在管教他的时候对他造成了伤害,或者是说你在纵容他的时候,感觉自己受了委屈。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允许我们和孩子的情绪自由流动,压抑了我们的情绪和需求。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向善向上的,因为这是生命的本色。体谅他的情绪,告诉他规则。把情绪和人和事情分开,问题可能会简单很多。
孩子犯错有时候并不是有意的,他只是控制不了自己。如同我们一样,有时候也会想刷手机,有时候也想玩。其实大人和小孩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这样想就多了一些宽容和理解。如果我们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那我们的耐心和爱心就来了。
我是684号星宝宝艳芬13886225792,樊登读书美乐时光分会负责人,日记星球合伙人,终身学习成长者。正在参加日记星球39期的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25篇日记。
时光荏苒,有些事情没有记录就永远忘记了,也许每一刻都值得回味和记录。愿我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