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C在后台留言问是否可以介绍心理医生给她时,我答应了。她把自己的故事告诉我,征得她的同意,我写下了她的故事。
小C五岁时父母因性格不合离婚。没离婚前两人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执、继而大打出手。父母离婚时2岁的妹妹跟了父亲,5岁的她跟了母亲。
母亲选她,是因为寄养在乡下外婆家的她懂事听话。母亲在城里帮亲戚打工,工作不辛苦,但工资不高,每星期会回外婆家看她。父亲则每个月带妹妹来接她出去见一次面,每次妹妹总带好吃的给她,她也喜欢妹妹,所以姐妹感情一直很好。
母亲的脾气不好,喜欢抱怨,一点不顺心就破口大骂,用词之恶毒,很难想象。长大后才知道母亲的暴脾气、口没遮拦是父母离婚最大的原因。
离婚后第二年,父亲再娶,母亲一直未找到合适的人再婚。看着前夫再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她怨气更深。每次回外婆家她都在小C面前说前夫的坏话,说他从前根本不爱她,生了两个女儿后更加嫌弃她;说如果不是小C拖累了她,她会有更好的生活。
母亲把生活的艰辛、对前夫不满的怨气一股脑儿撒在小C身上。考试成绩不好就骂她是猪、是废物,有时候稍微反应慢一点就骂她是她父亲的复刻版,留在世上丢人现眼……
母亲的长期咒骂让小C一直很自责,很自卑,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还连累了母亲。她从小学会观颜察色,小心翼翼,生怕别人、尤其是母亲不开心。
长期的精神折磨,让她高中时候患了忧郁症。高二自杀被同学救了,之后休学并接受药物治疗。复读高二时母亲再婚,与母亲见面次数减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高考时考上了一所技校,充实的大学生活,让她走出抑郁症阴霾。
2.
工作几年后遇见她的先生,一个生活能力稍差、但脾气甚好的男人。婚后过了一段美满的日子,随着儿子降生,先生帮不了忙,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的小C渐渐力不从心,有了怨言。
先生因内疚请保姆帮忙,一年后她因为心疼白花花的银子,又辞退了保姆。从此一边做家务一边埋怨老公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埋怨儿子不让她省心,生活又回到从前的一地鸡毛。经年累月的怨怼,夫妻感情也日渐淡薄,先生在家基本不怎么说话,任由她唠叨。
儿子今年上中学,很懂事,但脾气不好,几次被她打骂后离家出走,被老师、同学找回。小C跟母亲的关系一直时好时坏,每次见面就吵,心里面怨恨母亲又渴望与母亲亲近。
上个月她的同事倒茶叶弄脏了桌子,小C一边埋怨一边擦桌子,突然同事摔了杯子,说道:“你天天有完没完?天天发牢骚骂人,不是说这里弄脏就哪里没放好,要不就这里不是哪里不是,没有一样东西、一件事情是你满意的,每天上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听你抱怨、责骂,我们又不是垃圾桶,你真是好令人讨厌!”其他同事不吭声,一种大家心照不宣的感觉。
她惊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气得发抖,感觉很挫败。她没想到她在办公室做了那么多年的义务劳动,脏活累活都自己包揽了,换来的竟然是同事们全都讨厌她。
最让她伤心的是去找妹妹诉苦,她妹妹说:“你的同事没有说错,你确实是这样的人,每天充满负能量。和你相处很累,每次见面你总是抱怨父母、指责我,你骂你老公、儿子也许是他们惹了你,我没惹你呀!从小到大,你没关心过我、没帮助过我,你口口声声说多爱我们,其实你很自私,最爱你自己!”她一气之下和妹妹决裂。
3.
小C冷静下来后反省自己,明明很努力地工作、生活,做牛做马讨好身边每一个人,最后却落得和母亲一样下场,身边所有人都讨厌自己。她问我:“我和我妈妈是不是同一类人?我是不是遗传了我母亲的坏脾气?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发脾气,是不是有病啊?”她一再请求我帮她找心理医生,她觉得自己再这样下去真的会众叛亲离了。
《欢乐颂》里樊胜美曾说:“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宿命,改变不了的。”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性格、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的影响、潜移默化,确实是深远的。但不一定成为一个人的宿命。有一句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后天的努力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原生家庭只是塑造了我们的过去,但却不能束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加缪说:人是靠未来活着。
我把心理医生的联系方式和咨询中心地址告诉小C,并叫她看《中毒的父母》,先让她明白她的原生家庭、她母亲的坏脾气对她造成的影响。
4.
如何将原生家庭的影响减至最低?许多心理学书籍的第一步,也是首要原则:承认原生家庭的不足,承认自己有一个不幸福的童年;承认对原生家庭的恨、愤怒、伤痛和爱;承认父母的缺点,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也会犯错,然后与他们和解,原谅他们。
人不可能自欺欺人地过一辈子,正视过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与自己和解。不然一辈子都与原生家庭纠缠,与原生家庭成员相爱不足、相相杀有余。
第二步是学会自己抚育自己。既然我们的原生家庭没有能力抚育我们,我们就应该自己承担起照顾、安抚自己的工作。用我们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方式,好好对自己、与自己相处。先爱己,才有能力爱人。
学会在生活的琐事上对自己好一点,耐心一点,也要原谅自己偶尔的失误。常常对自己说一些积极的、鼓励的话,学会为自己鼓掌。要知道,降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是一个漫长并且起伏的过程,千万不要着急。
也有人通过重新塑造依恋关系来减低原生家庭的影响。(多指在一个冷漠的、暴力的原生家庭中,孩子无法与抚养者建立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关系。成年之后,通过发展一段爱情、友情,又或者与心理咨询师建立的医患关系,来重新塑造自己的依恋关系,最后过渡到依恋自己。)小C一直没能重塑依恋关系,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她与所有人的相处模式,都在复制母亲与她的相处模式:抱怨、指责、怒气冲天。
那些重新定义了自己原生家庭的人,通过拥有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圈,结婚、或者生子,重新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并与自己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从而控制与原生家庭的心理距离。另外,长大后经济独立,也促使精神独立于原生家庭。
象小C那样,因原生家庭中母亲的坏脾气对她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又让她在不知不觉间将这种坏脾气给予身边人,伤害了他们的感情。人生的路还很长,意识到问题后愿意去改变,任何一天都为时未晚,审视过去、展望未来是创伤愈合路上必经的过程。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小C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