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路过一家杭帮菜的餐馆,看着装修别致,就带着孩子进去用餐。刚过18:00,餐厅里的上座率已达80%了。我们的邻桌是一对青年男女,两人对面坐着,隔着一张桌子,各自低头看手机,全程无交流。而我家2岁的娃正逢坐不住的精力过剩期,上蹿下跳,让爹娘一通忙乱,吃饭也不得安宁。两桌就餐的客人,一动一静,形成鲜明对比。我不由想起我在喜马拉雅电台主播的有声书《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中第二部分“动静之间”,正适合作为这一动一静的画面的命名。
前一阵有位移居美国多年的同学回国,在班级群里召集聚会,说想尽量见见每一位能见到的同学,因为“转身而去的瞬间,是天涯”。马上有同学回复“什么天涯?我们和你的距离等于你和手机的距离”。
一部手机的距离,可能是咫尺
互联网产生之前,电话还没那么普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沟通主要依靠书信,就像诗歌《从前慢》里写的“车、马、邮件都慢”,慢到“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诗的字里行间无不透着因为“慢”、因为“距离”而产生的美感。写上几页信纸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故而当我们收到一封沉甸甸的信时,能感受到写信人的真诚。
互联网产生之后,这种真诚被快捷取代,人们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进行沟通,所思所写瞬间抵达,再也不用贴上邮票去投寄。也正因为快捷,人们所表达的语言也开始变得碎片化,无需一次写很多,反正瞬间到达,每次写几句就好。更简单的方式,连话都不用写,只需在别人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动态信息下点个赞就好,这样也表示你的动态我已知晓。
假期里回到老家收拾旧物,发现我所保留的信件,止于1998年。此后,再也没有书信往来。那时,邮票、信纸的样式、折信的方式都是乐趣。没有经历过书信往来的人,更容易产生对互联网的依赖。
只要有互联网联系方式,再遥远的距离,也只是咫尺。智能手机的兴起,使得人人拿着一部手机,透过移动网络,手机另一头联系的人,可能远在大洋彼岸。
一部手机的距离,也可能是天涯
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即使远隔重洋,也能方便快捷地联络。可是,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人际关系上的灾难。从前花前月下谈恋爱的情侣感受到彼此的心意,如今拿着手机谈恋爱的情侣,感受到彼此的三心二意。越来越多的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因为手机而疏远。
许多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他们回到家里,可以抱着手机打游戏、聊天、看视频、刷屏……全情投入,只盼无人打扰,更无暇顾及家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每天和家人说不了几句话。缺少了沟通和关爱,关系自然冷漠。久而久之,爱已经走远,打败婚姻的不是婚外情的“小三”,而是手机这个“机器小三”。从前山盟海誓说过的“我不能失去你”,大概率地变成了“我不能失去手机”。最残忍的是,如果你逼迫我在你和手机之间作出选择,有些人会选择“我宁可没有你,也不能没有手机”。面对“机器小三”,你深深感到无能为力。
手机绑架了一个人用来和家人共处的闲暇时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行为使得原本亲密的关系日渐疏离。我见过最奇葩的沟通,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夫妻,每个人拿着一部手机,不说话,有事用QQ、微信来沟通,甚至连吵架,也在QQ、微信上进行。在网络上打字没有当面沟通高效,在网络上吵架也没有当面吵来得痛快,可是为什么两个人还是选择了网络方式呢?因为他们已经忘记了当面沟通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借助手机来沟通。后来,他们离了婚。
互联网的本质是人与人的连接,过度依赖手机却让人与人的连接变成了人与机器的连接。不得不说这是现代科技带来的悲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我相对而坐,而你却不懂我。我们中间只隔着一部手机的距离,可是一部手机的距离,是天涯。
一部手机的距离,到底是咫尺还是天涯,取决于连接的两头是不是心与心的连接
再遥远的距离,有心联络,也是咫尺;再靠近的距离,无心交流,也是天涯。手机可以缩短地理上的距离,也能够拉开心灵之间的距离。距离能产生美,距离也能产生距离。
科技进步的本质是使生活更美好,如果我们沉浸于人与机器的连接,却忽视了身边人的存在,引发一系列家庭关系的恶化,生活会更美好吗?人类享受科技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应保有自制力,利用科技,但不沉溺于科技。放下手机,抬头望向窗外,携手家人走出户外,跳脱出机器的世界,才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新奇、有趣和美好。
民国女作家萧红说过,“多少人,多少爱,活在回忆中,死在现实里”。这似乎是今天许多人亲密关系的写照。曾经的爱,只能在回忆中回味,现实里,只剩下对手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