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完后,忽然产生一个念头,有没有可能,今后少年得到里开设武侠鉴赏课?如果有大人陪着孩子去阅读,那就会多很多放心的。
前几年我在看网文言情,好看是好看,可是价值观实在不敢苟同,就在欺负弱小,看到后来看不下去了,我索性把作者炒了,自己写同人,写完了投稿在同一个网站。
有没有搞错呀,工作劳累之余,看点开心的,就那么费劲吗?你让我难受,我这读者就炒了你这作者,会写有什么了不起!
后来在朋友之间开玩笑,这段现实故事怕是比小说本身都精彩。
那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小时候就希望有大人陪着我看书,现在也觉得有些书真的需要过滤和过渡,这也是一种翻译,然后才可以看得更开心。
武侠的情节有时候是偏的,只适应于相应的环境,如果有人愿意去整理,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去阅读,那也是不错的。
不过现在只是一个想法,我还没做出来,而打算做的重建梁羽生小说中精彩的桥段,和这个想法也不冲突,可以一起做的。
最近还听了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听到万维港老师推荐熊逸老师的唐诗课程,其中就说现在词汇资讯都多,可诗意稀缺。然后唐朝诗人求做官的态度就是贵族精神。
我本能地和梁羽生小说结合起来,小说里男女主人公谈恋爱的态度也就是贵族精神,这是很好的注解。
所以我在想,假如得到需要我的话,应该需要引流,可没想到,我在以得到为引流。
那好,既成事实,肯定算得到平台的一份,我会在文章里注明出处,如果不嫌麻烦的话,那么每一次引用,我都在得到留一份备底,毕竟也有知情权的,万一我招摇撞骗呢?
其实之前我就想说的,可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知道有什么途径,所以这次武侠课是很好的契机,起码我用了得到的知识,可以知道该怎么去说一声。
尽管知识学来也是要用的,可怎么用,也要讲一声的,要不然会多一些没必要的情绪,何必呢!
今天我在看朋友安利的司马翎的《迷雾》,一开始看还不适应,很容易出戏,会想着自己去改,看来最近要是有时间,我还是动手改一下,自己动手,释放了多余的能量,这样会更容易跟人家的本原产生链接,会更容易感知到人家一些原生态的东西。
然后会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诗: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从故事到情感都有一种迷之情怀,而且司马翎不如古龙会装逼,两者相比,古龙是实力装逼,更懂得如何在外界借用资源,而大司马笔法太老实了,还是孤军作战,这是吃亏的地方。
看完之后会觉得,尽管笔力和古龙比起来嫌稍弱,可那种迷之情怀却更明显,可能就是这种笔法,才可以把这种情怀描绘得栩栩如生吧。
看后,我忍不住写了几句:
局中局,迷之迷;
步步艰辛步步难。
前途溟明星犹稀,
乘风破浪在几时?
这是根据故事来写的,不代表我本人的态度,就觉得故事里的人,陷在局中,就只能被迫靠本人,靠本能去应对,根本看不到前景,醉生梦死,也只是迷之情怀的浮晌偷欢。
其实关键还是没有远大的志向,正能量嫌不足,对弱小根本不在意。如果这本书和《格局》放在一起看,会有很强烈的对比。
现在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武侠其实可以和很多别的书放在一起看,这样感觉更好。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