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宇凡
2015年10月24日 | 深圳
今天周末,闲着,就说说《头脑特工队》和《夏洛特烦恼》两部电影。
如果要我打分《头脑特工队》4.5分。
《夏洛特烦恼》顶多3分。
那综合来说,两部都是烂片。若讲到意义和反思,那就不必浪费时间了,洗洗睡吧。
先来说说《头脑特工队》吧。
首先这部电影在欧美的市场回应不错,口碑也不差,但在中国就惨淡收场了,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个人认为,有几个原因:
1、名字和宣传。
在营销学来说,名字是品牌传递给消费者的第一道信息,也是品牌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名字在营销上是具有预言性的力量和传播维度的。中国有句古话“不怕生坏命,就怕取坏名”。
这部电影的名字让人以为和特工相关的电影,但内容却完全没有关系,《头脑特工队》仅仅是一部反映人类心理的情绪动画片。(快乐、恐惧、厌恶、悲伤、愤怒。)
至于宣传,名字加上宣传画面没有让人想看的冲动。可说是差强人意了。当然和中国观众的特性有关,就是很容易被名字所吸引,但更容易被心理落差所放大,然后在中国的口碑就一落千丈了。
2、内容。
一部人类人性的基本情绪的教育片,题材本身是好的,可惜无论是从画面还是情节上都衔接的不够生动。脱节严重,无法给观众带来乐趣和深度反思。并且在整体的构思上有一定的短片概念,故事趣味太生硬,总让人感觉是生搬硬套。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天主教七罪,也属于人性教育片,无论从视角和编剧都是紧紧相扣,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
3、国内还未上映就有下载资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这种情况国内多见,无解。但本身和这部片子没有吸引力关系也是非常大的。
《头脑特工队》输在中国是必然的,纵然有强硬的制厂方,也不过是一场空噱头了。
再来说《夏洛特烦恼》。
一开始我真的以为是一个叫夏洛特的的烦恼故事,没想过是一个叫夏洛的人,他特别烦恼的故事。哦,不是故事,是一场春梦!
我不想分析这部不是电影的“电影”。只吐几点:
1、这是小品+话剧。
2、情节是拼凑品。
3、断节断章断画面。
4、打着怀旧牌,其实跟怀旧半毛钱关系没有。
5、这不是喜剧片,这是一部段子片!
6、成功的营销造势+国人的心理空虚,共同打造的一部票房片。
7、祝贺中国在电影烂片史上越走越远。
8、春梦醒来,还是吃着软饭的主。
9、中国真正的独立电影何时归来?
10、骗钱时代越来越肮脏了。
哦,开心麻花的小品和话剧还是不错的,好好加油!
最后说一句,《夏洛特烦恼》和《头脑特工队》压根就没有对比性,再怎么说《头脑特工队》也能称之为电影,而《夏洛特烦恼》只能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科科,似俺这种“无耻之徒”也仅是写些为那“所谓的影迷”深恶痛疾的文字罢了。
再见,中国电影!
PS:或许有人会说,瞎鸡巴说那么多,有本事你来拍一部看看呀。嗯,等俺有钱了,俺拍一部给你们看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