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妈妈一次散步回来告诉我说,她的一个朋友给她说,自己买的房子(县城的普通小区住宅)都到1万2了,妈妈好奇,问她:
怎么没有见人去买呢?
那个阿姨说:
根本就没有房子拿出来卖,你想买也买不到。
妈妈心中疑惑:房价真的涨得如此厉害了吗?
我眼看着那个小区的房子,从买到手的4千多,到6千多,才不过小半年的功夫,就翻了一倍了?并且据我所知道的是,那个小区的房子因为实际户型与开发商售卖房子时的户型图差异巨大,房子面积不够,小区内环境糟糕,并不受欢迎。
我想到批判性思维里面的“干扰性原因”,可以解释妈妈的疑问:阿姨口中的“房价高”是“没有人买房子”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或者真正的原因。
但我私心里想着,真相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2
爱豆的博客上有一篇题为“锤子和钉子”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到:
“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
比如,程序员手里有很多锤子:OO、设计模式、语言(C, C++, Java, Python, Ruby, etc.)、各种各样的架构tricks&workarounds,以及一堆软件过程方法论(Agile, XP, Scrum, etc.)等等。
一些程序员熟练掌握和应用某种语言、架构或设计模式后,会在自己所能涉及的工作范围内大量使用,而不管是否易于解决问题,易于共享,易于维护。
还有一个更生动的故事:
联合利华新换了一批自动香皂包装机以后,经常出现香皂盒子是空的没有香皂的情况,而在装配线一头用人工检查因为效率问题不太可能而且不保险。这不,一个由自动化,机械,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博士组成的Solution队伍来解决这个问题,没多久他们在装配线的头上开发了全自动的X光透射检查线,透射检查所有的装配线尽头等待装箱的香皂盒,如果有空的就用机械臂取走。
不巧,中国一乡镇企业生产香皂也遇到类似问题,老板吩咐线上小工务必想出对策决之,小工拿了一个电风扇放在装配线的头上,对着最后的成品吹之,空盒子被吹走,问题解决之。
3
在2中的“肥皂盒”例子中,我们看到,由博士组成的solution队伍把“自动化、机械、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知识当成了“锤子”,遇到完全用不着自己专业知识解决的问题却仍然“死板地”选择了这些知识并应用。
在1中的阿姨把“自己买的房子很好、很值钱”等价值观和理念当成了“锤子”,所以,在“他人因为看不上房子而不去购买那个房子”这个事实面前,也被她理解为“因为房子太值钱,大家都舍不得出手”。甚至越没有人买,她越觉得价高。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是:
临床专业的学生,临床实习时,总会“疑心病”大爆发:
看到自己尿液的泡沫,疑心莫非有蛋白尿了?
感觉自己头晕时,疑心莫非是高血压了?
小腿浮肿时,疑心是“凹陷性水肿”吗?是肾病吗?
这钟现象有一个名字“三年级综合征”,是三年级医学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指刚接触病症,便把各种病的症状当成“锤子”,习惯性地与自己的身体进行对照,这样一来感觉什么病自己都患了。
4
那么问题来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现象发生的呢?
对于“三年级综合征”,也称“医学生综合征”,百度百科上的原因是:医学生在大三开始接触临床课程,对临床课程刚刚有一个肤浅的认识,对疾病症状的了解不够深入。
这个说法如此正确,我竟找不出半点毛病
。
可是,如果说“三年级综合征”是因为三年级医学生学习不够,那么博士组也这样说就有些牵强了。
同时,“知识”也表示它不愿背这个锅(摸摸头)。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不管是“医学知识”,“编程知识”,还是自己的“思维观念”,又或者是自己养成的某种“习惯和技能”,都可以认为是一种工具(即“锤子”),不管你掌握程度如何,一旦固化,就容易看什么都是“钉子”。
工具很重要,但任何工具都有其适用范畴和前提。因为自己投入了太多时间、精力和感情,“就容易忘掉其适用前提,欣欣然地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黄金大锤亮出来,以显示自己的厉害。但如果我们换一个态度,仅仅将它看作我们工具箱中的又一件工具,就可以客观地评估它,视具体情况而使用了——始终别忘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Why 永远在 How 之前。”
所以,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手中有锤,心中无锤。
5
爱豆在那篇文章的最后写到:
“如果你想钉一个钉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是锤子。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如果你心中专注于你想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你所看到的东西就会呈现出以往你没有看到的一面。
阿基米德洗了一辈子的澡,然而,只有那一次,当他想要解决皇冠密度问题的时候,想到可以利用排水体积来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把问题装在心中,甚至把自己变成问题,周遭环境中的一切信息都会显出另一番面目,一个平常情况下根本不会注意到的细节也能成为破案的关键,看似不相干的信息也能带来出乎意料的启发。
或者,如果你喜欢在一段时间之内关注某个主题,你在阅读书籍资料的时候就会带着问题的眼镜,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东西,作出与平常不一样的思考。”
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苹果砸中牛顿,他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砸中我们,我们除了疼,把苹果吃掉,却什么也想不到(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假暂不在这篇文章里讨论哈哈哈...)。
6
之所以写这样的一篇文章,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过一本书,认识书上的每一个字,也知道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但却并不能真正理解那些意思的真正含义,即做不到“活学活用”,也无法“迁移”到其它地方(参考维基百科词条分享:学习(learning))。
对于是否学习到一个知识,应该尽量反省:
我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在生活中其它地方是否看到过类似的现象?
与自己所知的、普遍认同的类似知识有什么异同点?
这样做,不仅可以判断自己是否获得了这些信息,还能进一步反思信息背后的原理、意义和价值。同时,如果有机会看到他人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也可以立即判断自己和那个人之间的差别。更有可能,还可以看到作者可能都没有想到(或者没有在文章中提到)的观点噢。
备注:这篇文章只是自己在理解基础上写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具体观点以刘未鹏的文章为准。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阅读他写的书:《暗时间》。
同名公众号:灿若夏花写的
欢迎关注,欢迎来公号交流。
点个赞呗,爱你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