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知道萧红是语文课本里许广平先生《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知道了萧红与鲁迅先生亦师亦友,随后在一些民国时候作者的书中也看过她的身影。
以前看到书里说萧红拒绝了家里人为她订下的婚约,却和那个男人在旅馆里生活了很久,甚至怀了他的孩子,直至两个人付不起房租才分道扬镳,那时候窃以为这个女人太蠢了,实在无法来理解这样的行为。可是看完这本书却觉得一切情有可原(告诉了我们:不知道的事不要妄下定论,别人的生活不要妄加评价。),萧红的父亲是个地主,脾气暴躁易怒,吝啬小气,再加上母亲去世后后母进门,就像大家说的“有了后母,后爹也不远了”,因而尽管家庭富裕她生活得也是艰难的。万幸,这个烈火烹烤的家中还有祖父给她温暖,才让她有了怀念的地方。
散文集是以创作时间编排的。在一毛钱可以吃到好几样小菜的日子里,她和郎华(看的时候查了一下,郎华即萧军)每日为了面包发愁,郎华每日以教人武术谋取生活费,难怪有人说萧红的命是萧军捡回来的。发散一下思维:有一门谋生的手艺是必要的,在关键的时刻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萧红幼年成长环境恶劣,成年后生活条件艰苦,却保持着信仰,关于生活,关于无产阶级。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几乎人人都有信仰,文人相信纸笔可以唤醒愚昧未醒的国人,战士相信手中的刀枪能够保卫祖国守护家园,哪怕日日活在恐慌中朝不保夕的老百姓也有相信的事,他们相信中国会胜利会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那个时代的基调是灰暗低沉的,却透着新生的希望。
萧红笔下的鲁迅先生鲜活真实。对于服饰鞋帽、色彩搭配都有独特的见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鲁迅先生读的书涉猎广泛的原因;心地善良是鲁迅先生的一大特点,不过也不是这么说的,应该叫对待敌人如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对待自己人如春风般温暖,萧红食不果腹时鲁迅先生多次接济帮助;鲁迅先生与许广平先生的小日子充满着温暖,两个人互相关怀,为对方考虑的不止一星半点。
题外话啊,民国时候执笔为生的文人收入真的是不要太多啊,鲁迅、胡适等人在当时的生活水平比时人高出大截。回过来再看看现代,真正的能用文字养活自己的有多少人呢?不是说写文著书非得是用来换钱什么的,只是对比一下,看看读书人地位在这两个时代的对比。我觉得吧,人一生两件事不能停:一是与人交往,另一个就是读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