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里?在干嘛?
2017年的毕业季,大概是我这辈子最后一个毕业季。毕业季以及毕业后的这一段时间,空间和朋友圈都是大家吐槽自己的论文、实习和上班,偶尔插播一些不知从哪里转载的职场精英的工作经验,以及不少对于未来的幻想。在社会已经摸爬滚打的大叔大婶笑:年轻人就是精力充沛!
我迷迷糊糊的完成毕业论文、签合同、正式工作,顺道过了我22岁的生日。当我理顺我的毕业季,是在跟小伙伴们的一次聊天。小伙伴A说:我上班三天半玩了三天手机。小伙伴B说:我已经玩两个多月的手机了。我想了想回复道:我上班十天练了五天的烙铁,还有两天是双休。小伙伴C在我后面却接了一句:我天天坐着看别人玩烙铁。我沉默了半晌回他:你找块板子跟他一起练烙铁呗。其实我听完他那句话,我就开始着急——我虽然有一个烙铁在练,烙铁练完了我要干嘛?
我不记得是谁跟我说过:其实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干嘛。这个“在哪里,在干嘛”,不是问你在哪个城市做什么工作,而是问你你现在身处的环境,以及你在这个环境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大概还记得他当时还给我描述了下这些人:他们并不是身处迷茫期,只是因为反复做一件事,一份工作已经麻木了,而且已经重复做了成千上万的事,他们依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并且那些他们觉得重要的事,大多都是鸡皮蒜毛;他们所谓的生活,不过是委曲求全的活着,还自我安慰现在比以前好了。
也是,一个连自己“在哪里?在干嘛?”都回答不了的人,他们会有所谓的诗与远方?他们只想赚钱,填饱肚子。嗯,我现在就是那个只想赚钱填饱肚子的人。你不要跟我说梦想,我睡觉都不想做梦,因为做梦睡不好,第二天上班没精神。
你要去哪里?要见什么人?要做什么事?
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干嘛?”,那你知道你将要去哪里?要见什么人?要做什么事吗?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答案时常会变的问题。
去年年底的研招考我结识了不少的朋友。其中有一个金榜高中的姑娘,这里就叫她W吧。在她的复试前夕,我说了她一顿。那一段时间,我挺忙:看论文资料,准备六级,还有实习。每天下班之后还有几个人给我打电话,问我他该怎么办……
W是不缺钱的大小姐,本来也是过的是一种“只要是钱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的生活,被家人朋友宠上天。也许是她专升本的时候,温室的花朵见识了社会的残酷和暗箱操作的厉害,研招考复试的时候,患得患失的厉害。复试前一周左右,她天天晚上在QQ上找我,一聊天就是一个多小时。我自认自己尽力去帮助她剖析问题,可是人脾气简直我是受不了。她冲我我凶了以后,我半天没理她,然后发过去下面那一段话:
怎么说了,复试,我没幸参加,也许这并不是不幸。你每一步去往前走,你会接触什么人事物,没有人知道。不仅仅是考研复试,还有很多地方,当炮灰的人多的去了。你说你的人生被这些垃圾毁了,可是考研,专升本仅仅是你人生的一个小芝麻点。你专升本,考研,你都自认为只是为了一个文凭。可是扪心自问,真的只是一个文凭那么简单么?如果真的是一个文凭,如我所言,你确实可以为此一掷千金。我相信你备考的日子里不仅仅收获了这些。我从不曾怀疑你会复试被刷。你有太多,除了金钱以外,可以用来战胜对手的资本。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你了解到越多的暗箱操作,你越浮躁,越静不下心来。你有没有想过,你浮躁的时候,你的对手已经罗列经历,做好简历,分分钟可以上台面试了?到复试没几天了,尽你最大的努力去面对这一切,我想可能是你现在唯一可以掌握的东西。祝你好运!
那晚我们匆匆的友好说晚安后,已经很久没说话了。
再说另一个人H。H是我的好朋友,没钱没势拼自己的单纯姑娘一个。H在看到她研招考分数过线的那一瞬间就跟我电话——除了分享高中的喜悦,还有就是告诉我她的懵逼:要不要调剂?要不要找老师?要准备哪些资料?
那段时间,除去我们的微信、QQ,我们隔三差五的打电话,商量她的复试准备进度和烦心事。以我跟她的关系,我自然是尽心力帮助她完成她的复试,甚至是她去复试时怎么见师兄师姐和租房子等等。我只是点明她一步一步要干嘛,这是很重要的。
在存在不少虚伪和假象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那些阻碍并不会因为你是在追求诗与远方,而少一分一厘,甚至是成倍的增长。比起见多识广的W,单纯的H更容易撇开外界干扰因素,一心一意往前冲。因为你的见多识广往往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想太多,以至于心浮气躁!
当你认清你自己以后,你再确定你的方向:你要去哪里?要见什么人?要做什么事?除此之外,别多想,往前走就好。这样走下去,也许你到不了你心里的诗与远方,但你会成为一个不缺钱买肉吃的人(如果你爱吃白菜,那就会成为不缺钱买白菜的人)。
未来没有诗与远方,只有孤独和死亡,你去吗?
以前我写过一条个性签名:我在生的路上,也在死的路上。我爸当时笑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也许后半句,我是有点悲观,但我前半句,我是乐观的。整句话却是实打实的陈述。
你还记得在幼儿园跟你抢玩具的那个小男孩嘛?你还记得小学总是排在班级成绩排名第一位的那个小姑娘嘛?你是不是也记得中学时候篮球架下驰骋的男孩?……也许你记得,也许你不记得。但这些人大抵都已经退出你的生活圈了,特殊情况除外。
某日,我妈妈买菜的时候,遇到我小学同学的妈妈。那个阿姨就和我妈妈聊起天,关于我和我的小学同学。我举着烙铁接到我妈的电话——那个阿姨一直要我电话,我妈找我电话号码的时候不小心拨过来了。讲实话,你我同学一场缘分,但是多年没有联系,再次联系估计真的没啥好说的。想必我们,最后也许就真是相见不如怀恋。
我举这个例子,其实只是想说:我们的心、我们的世界其实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大,只能够容纳的下那么几个人几件事,数量有限——有人登场,就有人谢幕,缘聚缘散。当我们的生活这条路走到终端,我们的心中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我们也许还能回放我们那些美好的记忆,但是我们终究是自己孤孤单单的面对死亡,最后孤坟一座。并且这种,只有孤独和死亡的未来,你不去也得去。
哪来的那么多的诗与远方,未来没有诗与远方,我不过是想咖啡可以加糖,兜里有一百块钱可以为了买肉全花光——我手机支付里还有一丢丢存款可以买水果。所以,去你大爷的诗与远方,我只想早点睡觉,保证明天上班有精神,因为上好班才有钱买肉吃。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