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谈剁手,不谈光棍节。
安利在此刻最适合看的电影:《爱在》三部曲。
我想几乎每个人看过后,都会想静静(你懂),然后用很长一段时间去回忆,因为
它们有回甘。
《爱在》三部曲,每部豆瓣评分都高达8.7分,前两部轻松进入豆瓣“top 250”俱乐部,分列第94、97位。
三部电影能有如此高的分数,故事的真实、自然流露,能带入是根本原因。
而国内对三部电影的命名,都诗意满满,也是最满意的。
(三部曲分别为《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 )、《爱在日落黄昏后》(Before Sunset)和《爱在午夜降临前》(Before Midnight),以下分别简称《黎明》、《日落》和《午夜》)
有意思的是,每部电影的时间跨度都是9年,片中人物生活轨迹同样是9年。
几乎每个人(过来人···),或多或少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前》——让每个人找回心动的感觉。
《黎明》讲了一个美国青年Jesse,兴致冲冲的飞到欧洲,去见思念已久的姑娘。不料,彼时两人那种相互爱慕的心思,已经被时间、距离冲的只剩尴尬。
沮丧的年轻人,准备回美国,不巧(恰巧)在火车上遇见了貌美年轻的Celine。
相同的爱好、兴趣,两人各自像久旱逢甘霖一般,彼此滋润。
他们一同徜徉在维也纳温暖和煦的夕阳中,踏步在精致的青石板路上,在有轨电车上相互试探。
局促音像店里想看对方又欲说还休,算命老妇人读出两人手相上的人生轨迹,午夜河畔流浪诗人的深情赋诗,酒吧里互开心扉,到最后在公园草皮上肌肤相亲,两个年轻人的心无限趋近。
最终,到了最难接受的分别时刻,两人终于确认彼此就是终生努力寻求的另一个,约定6个月后,再次相见。
深情吻别,从此天各一方。
这让我想起来《后会无期》的那句话:
告别的时候还是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豆瓣上很多网友对这部电影的差评,无非是艳遇、一夜情,褒扬的都是讲,一个温暖的爱情故事。
对于《黎明》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可以弱化,就是两个陌生人彼此之间的谈话(过来人基本都知道)。
但我觉得最出彩的,是两人非常丰富、“自然”的肢体语言。
这里的自然,是在当时那种环境下的无意识表达,但对于电影角色来说,非常的不自然(把自己带入到电影中体会)。
看Jesse在刚和妹子聊天时,眼神经常不由自主的向窗外瞟,丰富的手势动作掩盖内心突突的小鹿。
想温柔轻抚姑娘的头发,却只能脸红尴尬的将胳膊悬在空中,当没发生过一样(这个动作每个男生是不是都曾做过?)。
两人在狭小的试音室,想看却害怕对方发现。心照不宣的嘴角上扬,像灌了一大罐蜂蜜一样。
片中诸多这样让人心头一暖的动作太多了,不夸张的说,这是每个刚进入恋爱的人,心中那非常微妙心情的最真实写照。
这种心情,文字是描述不出来。而且也不能描述,只能观者去细细品位。
所以在电影进行到32分钟,两个年轻人终于亲吻时,感觉很自然,丝毫没有意外。
《黎明》还还原了恋爱这件非常重要的一点:虽然深知彼此的缺点,但选择看不见。
毕竟有缺点的人,才是完整的人。
第二部,《爱在日落黄昏后》——错过的,是命里注定
这个解释,涉嫌祥子装十三——年轻尚小,阅历还达不到关于对“命运”的探讨。
其实挺烦感同龄人动不动就说探讨人生、寻找人生等此类话题的——屁大的年纪,能有什么阅历?
2000多年前,庄子都说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那些经常高谈阔论谈人生的人,多半也是“无知”之人。
回到电影。
9年后,Jesse重回欧洲,在巴黎一个书店里做新书签售会——一个描写9年前两个年轻人一日爱情的故事。
此时的Jesse已经是一个四岁孩子的爸爸,可惜孩子妈不是Celine:
分开的6个月后,Jesse来到约定的地点,Celine却失约了——她祖母去世了。
等不到Celine的Jesse回到美国,和大学的一个同学结婚生子了。
唏嘘不已。
Jesse不经意看到Celine,正在书店一觉默默注视着自己。
相视一笑,五味杂陈。
此刻的他俩,变化了很多:Jesse皱纹爬满额头,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Celine身型消瘦,眼神也暗淡了许多。
Jesse虽结婚生子,成了一个畅销书作家,但婚姻并不美满;Celine一直单身,致力于环保事业。
曾经的激情,现在却话不投机半句多。
当Jesse坚持要求Celine清唱一首歌不被同意后,Celine催Jesse回书店赶航班。
而Jesse,总是把所有的事情和性联系起来。
9年的没有激情的生活,让他们变得非常现实。
对于Celine一直单身的原因,Celine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咒骂Jesse: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eline所有的浪漫都在一夜之间消耗光了。
但Celine违背了6个月之约,也让Jesse一直怀恨在心。
以至于,对于这次的重逢,两人心中,多的是埋怨、憎恨。
爱之深,恨之切,也许就是这样吧(真不懂)。
不过,最让人惋惜的,是两人阴差阳错的一再错过:
在Jesse结婚前两个月,曾看到一个非常像Celine的女孩。
而Celine回答道,正是自己:在Jesse回到纽约后,Celine也曾到纽约读了两年书。
相顾无言。
当Jesse感叹,假如Celine在9年前,如期赴约后,不知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后。
而Celine无奈的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只怪当时太年轻。
影片最后,还是以“错过”结尾:
Jesse来到Celine公寓,Celine弹奏自己为Jesse创作的歌曲,而Jesse一直不愿离去。
Celine舞蹈,劝阻Jesse,(我们已经错过了,再不走)会错过你的班机。
落幕。
对于这个“错过”,没有相似的阅历,不好解释。
但郑愁予的《错误》一诗,可能是最好的解释:
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生活不仅仅是远方的诗和田野,还有眼前的现实和苟且
不是有一句话这么说么: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值得等待,也永远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
而Jesse和Celine在《日落》最后,也拒绝再一次错过:
Jesse“错过”航班,但终于等来属于他们俩的爱情,还有可爱的一对萝莉双胞胎。
爱情是圆满了,但是生活远不止那样梦幻:他们开始无休止的吵架。
Celine埋怨Jesse整天为了自己“破书”到处出差宣传,还企图剥夺自己上班的权力;
整天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容颜已逝,连被人强奸的欲望都没了(好奇葩的说)。
Jesse指责Celine太过敏感,一句话还没说完就断章取义,啰里啰嗦没完没了。
每到这个时候,Jesse总是理性的分析吵架原因,列出个1、2、3、4条(广大的男同胞请举手支持!)。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Jesse认为如今的生活状态,是因为Celine在9年前,为自己谱写的歌(好欠揍啊)。
当然了,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少不了“性”,但Celine抱怨Jesse那个不行啊(呵呵)!
但Jesse却说,自己是注重简单愉悦的男人(经济适用男)。
好久没有独处,好不容易共度二人世界,还是为了生活的琐碎吧啦吧啦没完没了。
最后,谁也没说服对方,Celine被气哭了,大吼“我不爱你了”,径直离开宾馆。
Jesse也被气的够呛,一副要杀了对方的模样。
吵架,只是争夺话语权——谁气势占上风,谁就拥有话语权,但最终只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品。
不过,日子还是要过的——Jesse为了哄Celine开心,假装自己穿越到了18年前,两人初次相遇的火车上。
一番甜言蜜语,Celine破涕为笑,携手进房(编的事实)。
最后,Jesse的话点明电影主题:不完美,但真实。
嗯,生活也是一样,不完美,但真实。
顺便说一下自己的对:生命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的认识吧。
话不错,但别盲目。
我们看惯了堕胎、车祸、治不好,看惯了霸道总裁爱上我,
当对于电影中人物有大起大落、励志翻身的套路电影产生厌倦时,
这三部只凭对话,安安静静平平淡淡讲一个从相逢相遇,到相知相恋的故事,
能让自己内心泛起那种非常青涩的感觉,
不正是我们当下最需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