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多么怀旧的词,稻子说。他说在他的记忆里,怀念的时光是没有学校和上学的事的,有的只是山坡、土埂、梯田和野草。
稻子说到了炎热的夏天,他都会光着脚丫踩在松软潮湿的泥土上,抑或是略干燥脆硬的泥土;我看得出,稻子很怀念他家乡的那片土地,那片养育了他的厚重的土地。用诗人的话说叫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说像你这株有灵性的植物不应该生活在钢筋混凝土里,稻子笑着回答说是啊,他说他小时候觉得自己该当个放牛倌,长大了想当个农民。而在一次闲谈中母亲也得知了自己这一想法,母亲语重心长地对稻子说着,不知道稻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就算不会在乎村里人的看法,他也应该为他自己考虑。说他现在需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然后还要成家立业,而且当农民很辛苦,很累。
稻子说他能真切地感受到母亲说那句话时的感受,知道他说服不了母亲,之后他便没有再提起这件事。我问稻子为什么想要当农民,他半开玩笑的说也许是受到陶渊明诗的影响,而当他这么一说我顿觉他也许经历过许多故事,我说你有兴趣介绍一下自己吗,我想重新认识一下你,稻子笑着说当然。
稻子说之所以他的怀念里没有上学的时光,那是因为上学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和开心,事实上是糟糕透了。学校里的恶霸还有一些他本不该接触到的东西,让他想要选择性的忘记一些事,而那些负面的东西对他的影响也多多少少改变了他现在的性格,使他变得沉默寡言、孤僻、内向。稻子冷笑着说他唯一觉得美好的就是陶渊明的诗了,那里承载着他精神的寄托。
稻子说这些事是他很少向人提起的,他说他的回忆里只允许他装下快乐的事情。这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说我很怀念和小伙伴在山涧和丛林的探险,也很怀念农忙时丰收的景象,可以光着脚丫在田野里撒欢在草地上打滚在高大的树干上掏鸟窝。稻子回忆这些的时候眼里都是快乐,好像是又回到了那个令人欣喜振奋的场景。
他说那个时候是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时光,秋收和农忙都是热热闹闹的,大人边聊着天边自顾自的干活。而那时候除了和小伙伴玩以外就是给父母跑跑腿打杂,这之前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等再大点以后,他也要参与到农忙季节了,稻子说他开始懂事知道感恩也是从这时候开始。
时间过得很快,稻子开始上中学了,因为家里离学校远,所以就住在了离学校近的外婆家。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四伯家的老姐,她们那时候上学都是天刚微微亮,打着火把照亮沿着石板路一直到山脚下,差不多那时就看得见路了,这样再走一个小时左右的泥泞公路才能到学校。然后下午放学又走回家里,中午需要几块钱在外边买东西吃,就这样老姐走过了中学的那几年时光,而他暗自庆幸不曾经历那样的日子。稻子说那时候的他们都不容易,稻子说很佩服老姐上学时的那股劲,就这样坚持到了中学毕业。条件好点以后老姐上学轻松了许多,只是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稻子说上中学以后和老姐一样,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他说那时候周末寒暑假回家都会积极主动在地里干活或者做家务做饭,因为自己越来越明白父母的不容易,以致于每次干活总想多揽点活在自己身上,却总是被父亲说你这样干活干不了几下你就没劲了。
父亲越是这样说稻子就越觉得父亲小看了他,硬是这样做了,父亲见他固执也没在多说什么。春去秋来,转眼暑假到了,又该到丰收的季节了,稻子照旧加入了农忙,这回父亲安排他和自己一同去稻田里收割稻子,稻子说科技在进步,但他家依然用着那些最传统的作业方式,人工收割,这件差事很累,但对这沉甸甸的丰收来说再累都是值得的。看这些被稻穗压弯了腰的稻杆儿,他很开心,稻子说就在那时,他感受到了作为农民的喜悦,那是作为农民从内心发出的成就与自豪,虽然很累,但累并快乐着。
稻子说秋收结束后,他又可以像以前那样光着脚丫到田野里撒欢,到山涧里戏水抓螃蟹,还有他那亲密无间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