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信阳城怎么从淮河北岸跑到浉河北岸的
1
信阳,古称义阳。先秦时古南申国地,后为楚国申县。楚申县治南阳宛城,但于申、息之间筑负函城(战国初改名城阳城),作为楚国最大的军事重镇,驻“申息之师”,以便挥师北方,侵凌诸侯。自公元前680年至秦统一而隳名都,城阳城都淮河北岸最大城镇。
秦时,城阳城为城阳县治。西汉增置安昌县,治平昌关。平昌关即楚国申县境内古东申国都城谢邑,古东申国为公元前528年楚平王时复国,为楚国附庸小国,不过一乡之地,延续申国之祀。后来因朗陵县(今确山县)并入安昌县,平昌关重要性超出城阳城。
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元年(220),魏国于浉河东北岸筑仁顺城,同时置义阳县、义阳郡。魏国义阳郡存在时间很短,不久就废去,义阳县归入南阳郡。义阳县治所在淮河北岸平昌关;义阳县为南阳郡平氏县义阳乡升级扩大为县,故今日南阳市桐柏县争“魏延故里”——民国《重修信阳县志》编者陈善同曾为翰林院编修,其考证魏延故里在信阳城南三里店。
晋武帝析南阳郡重置义阳郡,治所在南阳新野,辖12县,包括信阳境内安昌县、义阳县。晋惠帝元康九年(299),义阳郡析出新野郡(安昌县属新野郡),治新野,而将义阳郡治移徙仁顺城,义阳县属义阳郡。
也就是说,从西晋惠帝时起,仁顺城才成为信阳政治中心。西汉、东汉时,今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分属南阳郡、江夏郡,并没有政治中心;因无郡治,城阳城、平昌关都称不上政治中心。南北朝时,南朝将仁顺城称司州(治所),北魏将仁顺城称郢州(治所),北周将郢州改称申州,渐不用仁顺一名。
司州下辖义阳郡,义阳郡下设义阳县。自此,城阳、仁顺之名消亡,义阳之名传承下来。
隋大业二年(606),改申州为义州,为义州治。隋炀帝废州设郡县制,定名义阳郡,统义阳、钟山(治中山铺)、罗山、礼山(大悟县)、淮源(今桐柏县)五县。
唐初为义阳郡,后改为为申州,辖义阳、钟山、罗山三县。
宋太祖时申州降为义阳军。宋太宗赵光义即帝,讳义不讳光,义阳军、义阳县改名信阳。
故先有义阳(县)之名,后义阳县、仁顺城之名并存,西晋始设(义阳)郡,北周始设(申)州,唐先后称义阳郡、申州,宋后称信阳。
义、仁、信,其义近也。
2
西申国都城谢邑在今南阳市唐河县苍台乡,为周宣王时从陕西平阳(宝鸡)迁来。西申国是姜氏之戎的主支,西周时申国国君被封西陲大夫,镇抚西戎。后为防御楚国,周宣王将西申国南迁,而封秦先君秦仲为大夫,再封秦庄公为西陲大夫,想利用秦人对抗西戎(觉得申国有些骑墙)——此举导致西周灭亡。
南申国迅速扩张,另置宛城,与谢邑同等规模。周幽王时,申国向东扩张至信阳境内,在信阳境内筑太子城,作为废太子宜臼居所。太子城距谢邑约三百里。
楚灭南申国后,置申县,县邑宛城。灭息国后,于太子城附近筑负函城,驻重军,以便进军中原。负函城驻军统领为左司马或右司马(楚庄王邲之战前左司马高于右司马),左司马、右司马之上还有公子(楚王之子或兄弟)或国公。孔子东游去楚国不成,赴负函城,见叶公(叶公沈诸梁封叶县,常住负函城),史有“叶公问政”“叶公好龙”之说。叶公问政之说是孔门弟子给孔子脸上贴金;叶公好龙则是贬低叶公,极可能是叶公不太待见孔子。叶公是沈国后裔,好龙是中原习俗(沈国、叶县都属中原),而楚国以凤鸟为图腾,说叶公好龙暗示其心异也。
1957年,城阳城一号大墓被抢救发掘,证实其为楚国左司马眅之墓。其墓出土“中华第一钟”(后被曾侯乙墓编钟超越),用以演秦的《东方红》乐曲被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送上太空;并出土中国最早的毛笔等大批珍贵文物。21世纪,城阳城遗址多次考古发掘,并建成“城阳城遗址博物馆”。
城阳城是两座城,分南城、北城,目前尚不确定哪座城是负函城。战国初期,楚国扩建负函城,另筑一城,两城合称城阳城。北城周长2768米,南城周长1879米,两城总面积约68万平方米。太子城在城阳城北两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米。
有意思的是,楚国并没毁掉太子城,这是楚国尊重周王朝天子的表现。
负函城、城阳城驻军称“申息之师”,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著名战役有城濮之战、征陆浑戎之战、吴楚汉水之战。楚国以负函城为根据地,打得郑国、宋国毫无招架之力,长期与晋国争霸中原,后来在宋国主张下,中原各国共侍晋、楚二主。即使齐桓公时,也拿楚国毫无办法。
城阳城在信阳民间一直被称为“楚王城”,这是因为楚(顷)襄王曾临都城阳。秦将白起攻陷郢都后,楚襄王北逃至此,闭塞冥厄、直辕、大隧三关,召庄辛得“亡羊补牢”之言,召集残军加上城阳城驻军“申息之师”共计十二万人。楚襄王临都城阳一年有余,其间派人修缮陈国故都,后迁都于陈、寿春,续命五十余年。
3
秦隳名都,城阳城自然难逃宿命。至西汉时,城阳城反不及原东申国国都谢邑——时名平昌关。也就是说在西汉、东汉,城阳城再不是军事、政治中心了。
那么,魏文帝为什么要建仁顺城?此为战略需要。
楚风北渐,负函城为根据地,但是其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离“义阳三关”(古称冥厄、直辕、大隧)太远。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孙武随吴王阖闾伐楚时,吴军三万人是从豫章(南昌)向北到达淮河,渡过淮河的息县渡口后,汇合蔡国军一万人,再到汉水上游汇合唐国军一万人,与楚军对峙于汉水。楚主力军由令尹子常率领,驻扎汉水以南。负函城守军申息之师统领左司马戌对子常说:“你沿着汉水与吴军周旋,不要开战,等我先去烧毁吴军在淮河上的渡船,并把大隧、直辕、冥厄三关封闭起来,断了吴军的退路,然后再与你夹击吴军,此举必定可以大败吴师。”可是令尹子常贪功,不等城阳城驻军前来夹击吴军,便与吴军开战,以至大败。左司马戌塞三关、烧毁吴军渡船后,率申息之师独自与吴军作战,首战还能击败吴军,但左司马戌受伤,又再战、三战都败,左司马戌受伤自刎。这才有了吴军攻陷郢都,楚昭王逃到随国,伍子胥鞭尸楚灵王。
楚军的失败,虽然责任在令尹子常,但城阳城确实离义阳三关太远,来回时间需要几天。大隧关即九里关在罗山县,直辕关即武胜关在浉河区,冥厄关即平靖关在浉河区,三关距离城阳城都将在百里左右。
魏文帝置仁顺城,即今信阳城,离义阳三关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约四十里。且魏国是向南发展图谋东吴,故要将战略根据地向南移,不能设在淮河以北,最好的位置就是在淮河南边选择在其支流浉河建一座城。仁顺城离义阳三关距离最近,有河流可保证人畜食用水源。
清代许多方志专家认为仁顺城在信阳城南四十里,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城南四十里的厢城山只在冥厄关旁边,如何照应其他二关?且厢城山去往南阳城也不便,魏国最大根据地还是在南阳、襄阳,仁顺城只是小根据地,是为策应南阳、襄阳的。
信阳城及义阳三关,连同信阳市新县(古属光山县)境内八关,是扼守大别山的。扼守住大别山,南北交通只能绕道西边荆襄盆地、随枣走廊,或东过安徽省走豫东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可以说整个大别山是河南即中原门户,信阳城又是河南最南端的据点。抗日战争时,武汉保卫战前是信阳保卫战。
三国时期荆襄九郡指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南郡、江夏、南阳、南乡、襄阳。魏国占据北方三郡即南阳、南乡、襄阳,另包括江夏郡位于长江北的一部分。信阳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主体属江夏郡北部,小部分属南阳郡。在西边,魏国据守汉水;在东边,魏国据守长江。据守长江,就得守住大别山关隘,就得建仁顺城。
信阳城作为战略要地,夹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南北朝时一直就是争夺焦点。大部分时间,信阳城属南朝,史有梁王萧衍救司州之记载,信阳城南贤隐山有梁王垒遗迹。至南朝陈国时,信阳及大别山各关被北周所占,北周遂置申州。
南宋时,淮南(信阳主体)属南宋,淮北属金国。
余长城202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