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这个IP,最近因为一部新国漫再次大火,不过人们解读的角度已然和此前不同。虽然仍是叛逆,但是年轻人除了拿它来作为挑战权威的偶像,更多的是一种我行我素的自我标榜。这种自我标榜,正是个人演进时代的一大特征。但是,不管是自我标榜,还是挑战权威,其实都是对自由的向往。
在这个意义上,哪吒和福泽谕吉没什么区别。放下历史课本若干年之后,你或许已经对这位名列“明治三杰”的日本政治家无甚印象了。托前段时间雁奴读书会共读福泽谕吉著作的福,我得以拿起福泽的书,看他讲述自己的故事与理念。
福泽自比雁奴,这也是读书会名字的缘起。我们知道,大雁是一种集体行动的动物,换句话说即社会性非常强。在雁群中,负责警戒的大雁叫雁奴,福泽取这一意象,是一种自命,即要做当时日本的报警者。福泽出生的时代,已届日本开国的前夜,正是风云变幻的时代。他生而为下层武士,对于大多数这一阶层的人来说,残存的尊严仍然束缚着他们的头脑与行为。比如出门要包头,可是福泽就不管这些禁忌,自顾自地出来进去。不止如此,他还对当时人们所拜的神持怀疑态度,庙里摆的明明就是石头嘛,他大着胆子把石头偷换了,初时还惴惴不安,怕遭了报应,可是后来竟然无事,于是他心里就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说,福泽自小就对于陈规陋习不屑一顾,如果说这些陋习在某种意义上等于偏见,福泽也算是明治时代的哪吒了。不同的是,福泽不是以暴力反抗,他的法宝不是混天绫、乾坤圈和风火轮,而是教育。
1853年,福泽18岁,他最大的成人礼来自海上。佩里乘黑船而来,日本自此被迫打开国门。这样说来,福泽是幸运的。幸运的人总是赶上大时代,因为时势造英雄。
不走寻常路的福泽上有哥哥,所以他倒没有继承家业的压力,父亲早逝,因此,他也没有被迫去做和尚,反而得着机会各处求学问道。先学兰学,奠定学问的根底,后学英语,得以有机会随船西行,去考察当时欧洲的先进之处。从欧洲回来,他的见闻记满了笔记本,这是他后来思考与教育他人的素材,同时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日本要强国,必须全面向欧洲学习。而在一千年前,日本全面学习的对象,则是中国。
福泽后来成为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和启蒙思想家,创立了庆应义塾大学,毕生致力于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被视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和“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头像还被印在了日本的万圆大钞上。《左传》中讲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福泽可以说占全了。
今天我们来读福泽,其实是探讨中国之未来和读书人的使命。
福泽早早地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他知道,当时的日本需要启蒙,需要沐浴西方文明,因此,在教育上他一生悬命,在授课时即便窗外炮火连天,他仍镇定自若,照讲不误。这种精神劲,让我想起另一番场景,在抗战时,陪都重庆屡遭轰炸,从东北及华北南下的学生们,集体站在废墟之上唱歌。这是齐邦援在《巨流河》中的描述。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一想起来这样的场景,我仍然浑身充满力量。因为那歌声里有希望,有抗争,有传承,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当下的中国,如唐德刚先生所言,正面临“历史的三峡”,虽然历经70年建设和4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经济上的很大成就,但是要从大到强,再到受人尊重,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读书人,或者说知识分子,正需要在这中间发挥自己的价值。福泽的一生,乃是我们努力的烛照,引领我们思考,现下在中国最需要我们做些什么。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曾说,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福泽的一生启示我们,不要问时代怎样成就了我们,而要问我们要如何造就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