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周彩霞女士写的关于童年赶“围子集”的散文,也唤起了我那尘封多年的赶“围子集”往事。
周彩霞女士比我大十岁,她童年赶集所看到的事物与我看到的却有极高的相似度,至少对于一年赶集一次的心情是一样的,一进腊月就开始期待,拿到两三块钱的压岁钱出门买东西又很激动,把钱攥在手里看看这个,瞧瞧那个,总是买不全。
万粮张村的“围子集”有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周彩霞女士的散文中也有详细介绍,是在1880年前后,捻军与官兵作战时,万粮张村外有坚固的围子墙,附近村民都来本村避难,临近年底,自发形成的物品交换集市。
不管是不是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总是要过年的,期盼来年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起最初“围子集”的赶集场景,起初集市不大,也没有真正的商贩,就是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做交换,最多不过是王家滩子村一个会炸油条的支起油锅来炸油条,赵家滩子的陈年布匹,穆家堰村的裁缝拿出剪刀和针线来给孩子们做件新衣裳,大陈家村的会做鞭炮,王铁匠村的打铁顺便戕剪子磨菜刀,香匠村的卖祖宗家堂前香炉里烧的香,南杜村的卖五香面,再就是老王家杀头猪,老张家宰只羊,百姓们交换着物品过年用,仅此而已。
从记事起,我童年最大的愿望,就是盼到过年赶“围子集”,五分钱一个的“欢喜团”(大米花)是腊月二十五这一天独有的美味,一年当中,其他日子绝对吃不到。这一天,充分体会到赶集的“拥挤”,大人是赶集,小孩儿是“干挤”,趴在货郎笼子前看里面的各色玩意儿,明星贴画,五颜六色的铅笔橡皮,还有泡泡糖。蹲在小画书摊儿前一本一本地翻看小画书,有的拿在手里不忍归还,可是没钱买。书贩子一遍一遍地问:“你要不要?你要不要?”最初我不懂的“要”就是买,很痛快地答应了一声:“我要啊!”“好,两毛钱,拿钱来!”听到商贩说要钱,我还辩驳说:“不是你问要不要的吗?要东西还需要花钱吗?”
那个年代,大人很少给孩子买零食吃,孩子们也都很懂事,从来不缠着大人要,集上自然有卖零食的,孩子们大多是看看过过眼瘾,饱饱眼福。记忆中,跟着大人赶“围子集”只有一次,母亲领着,路过一个卖糖的摊儿前,本来我没要买,卖糖的老太太巧舌如簧,我只看了她一眼,她就缠住我母亲说:“给孩子买块糖吃吧,我这糖可好吃了,外面脆,里面是蜂蜜心儿,吃了保管还想吃!一毛钱一块!”我虽然馋得慌,却心疼那一毛钱,母亲问我要不要,我说不要,要是吃完还想吃的话,还要再花一毛钱呢!母亲还是给我买了一块,确实好吃!不过没再买第二块。
有个同村的小伙伴出了名地顽劣,每年“围子集”,他爸爸都会把他绑在院子里的树上,不让出门,因为他太能闯祸了,而且天不怕地不怕,到了集上看到喜欢的东西,拿起来就走,不管不顾,一个围子集下来商贩们找到家里来好几次,索性每年腊月二十五干脆不让他出门。即使这样,傍晚被放出来,还会招惹几个收摊儿晚的商贩,免不了大人给人家赔礼道歉。
因为是年底的集,最热闹的还要属鞭市,也就是卖烟花爆竹的区域,通常设置在村南头的空地里,大陈家还保留着祖传的手工制作鞭炮的手艺,每年入冬就开始做,做多了攒到年底套着牲口拉着车,把一大车一大车的鞭炮拉到集市上来卖,那时候卖鞭炮都是先拿出一部分样品来燃放,鉴别鞭炮质量后再购买,所以,鞭市上通常是一整天噼里啪啦响声不断,当然,也有不小心引燃整车鞭炮的时候。2000年前后出事儿出的,禁止公开售卖鞭炮了,以后过年赶集,就没有了鞭市,取而代之的是在集市上拎着白化肥口袋的人,遇见人就小声问:“要鞭炮吗?”对方如果说要,就领到特定的地方交易,颇有当年地下党接头儿的感觉。
1995年的冬天,已经铺好通往乡镇柏油公路的万粮张村,在“围子集”的良好基础上,向河沿八村的乡亲们宣布,成立农历“二七”集市,填补了东辛店乡南部马颊河边无集市的空白,消息一经传出,得到了附近村民和周围商贩们的一致拥护,立集赶会六天,请来了衡水河北梆子剧团专业演员在村东头搭台唱戏,每天早中晚三场大戏,还请来了吴桥杂技团的杂技高手在村西头设置杂技表演场地,连演六天。赶会的那六天,热闹非凡,本地说书艺人也前来助兴,支起大鼓,架上三弦,唱起西河大鼓,韵味十足。买卖铺户生意兴隆,卖的卖,买的买,男女老少,其乐融融。
赶会第一天早晨,县乡各级领导到场剪彩,致辞祝贺,有的领导还就着戏台锣鼓家伙献唱助兴,那戏曲唱得,非常有专业水准!主持人嗓音甜美,音调抑扬顿挫,后来得知,那是一位专业京剧演员。
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我,和同学们在史志坚老师带领下,手拿气球,单等当时的村支书王希海大哥在戏台上宣布“在‘围子集’基础上,万粮张村正式成立二七集”,就释放手中的气球升空,之后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笙管笛萧,河北梆子演员粉墨登场,开始向观众奉献精彩戏曲。
那是一场一场多么令人难忘的场景啊!
“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闺女要花,小子要炮……”又快过年了,在外奔波的人们,回家别忘了去万粮张赶集,特别是赶腊月二十五的“围子集”,寻找童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