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里,讲到了“如何提升自我”,目的是让新人对自我的成长有一个规划,真正地提升自己的创作力,而不是去弄一些比较偏于虚荣的关注、点赞,却疏于写作方面下功夫。
让自己作品变现,其中硬实力就是作品的质量。好的文学作品就是一件优质产品,如果你是购物者,怎样的产品才能吸引你?作为一个写手,你的文章就是你的产品,如果你写的文字没内涵,却标点符号、错字连篇,这样的文字就是对读者、对自己不负责任,因为别人看过一次就不想再关注你,没有人关注、点赞、转发的文章,就好比一件劣质产品,其结果是必然退出市场。而好的文学作品,能够让人读出美感,能够传递能量,才能够拥有更多读者。
那好的作品,是不是一笔就写出的?不排除有这样天赋的人,但我个人觉得,好作品是修改出来的。
今天就说说,怎么修改文章。
修改文章方面的例子,古来有之,故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说,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说到这句诗,语文老师总会唠叨写文章要反复的推敲。宋代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也是多次修改的结果。他们的文学成就和才华肯定比我们大多数人高,他们如此修改的态度,不就是我们的榜样吗?
前面一篇已经说过,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先讲究完整,再求完美,简单的说,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写作习惯,拟好提纲之后,再选择一些合适的素材,把作品写完。而不是没有准备地写,最后导致写写停停,花的时间更多,甚至是边写边改,这样子可能会打断写作的连贯性和思路,导致文章难以在计划的时间内输出。
作品写完之后,再开始修改。我个人修改的时候,更习惯分为从句子、主题、细节三部分去改。
先从字词句改起。字词组成句子,句子又是组成文章的最基本部分,句子如果都不通顺,作品难以传达清楚你的表达情感,读者又怎么能够读懂?修改时,多余的词删除以做到去繁归简,有明显的语法错误要纠正,标点符合要用对。修改了明显错误,再看看句子修辞手法是否丰富,句式是否单一。这个修改步骤,就是通过修改保证句子质量,词能达意、句意明确。
句子改完,再看素材和主题是否统一。写作过程当中,我们选择了不同的素材,在修改时,看看哪些素材有关系,哪些是重点,需要的就重点写,不需要的素材可以删除或调换、略写。如果无关的材料太多,就好比一件衣服无用的点缀太多,会分散主题,会降低作品的力量。作为新手,你是否有过出写作时无关材料太多、写作上重点次重点详略比例不当?这个修改步骤,就是保证素材和主题能够统一,以突出核心内容。
句子和主题改完之后,最后做一些细节的增减。例如,你写的是文化散文,对某个景点的典故需要增加,以让文章增加文化深度。你写的是情感散文,可能某些细节写得还不够细致,就应该着重笔墨去写细腻。你写的文章如果是议论成分偏多的,可以引用一些名人故事、名人名言或者警句,以增加文章色彩。当你通过前面两个修改步骤能够做到句子通顺、主题统一,而这个增减修改,是属于锦上添花,让文章更加的有内涵。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论述到:“改诗难于作诗,何也?作诗,兴会所至,容易成篇;改诗,则兴会已过,大局已定,有一二字于心不安,千力万气,求易不得,竟有隔一两月,于无意中得之者。刘彦和所谓“富于万篇,窘于一字”,真甘苦之言。”袁枚改诗的感悟我深表同意,运用到其他的文章修改中一样行之有效。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不要讨厌修改,而是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
写作时,请坚信“好文不厌百回改”,在修改中及时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错误所在。我相信,哪怕你是小白,通过反复的修改就能改善自己的不良写作习惯,从而写出更好的作品。
以上内容,若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转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