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模式》第一篇——核心模式

这本书是谁推荐给我的,不记得了,买这本书的契机是因为买另外一本不够包邮,它呢正好在购物车里默默的看着我。先看这本书是除了它大气的名字-人生模式外,还有它红色的封面让我有一窥究竟的冲动。


拿到书,掐头去尾的先看了自序和后记部分。这本书后面有长长的注释和参考文献,这个在中文作者中比较少见。密密麻麻的参考文献,中文的,英文的,让我有一种这本书讲的东西很靠谱。作者还附上推荐书单,暖心,瞄一眼基本没看过,有好几本都是经常会听到的,更觉得是一本靠谱的书。从注释能看出来作者这本书是之前长达20年发表的记录式的整理总结,有点像王小波的《特立独行的猪》的感觉,不过本书是非常系统的在讨论人生模式。

再看导论,导论有点多,对全书的框架、关键词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像个图谱非常清晰,如果熟悉作者所说的这些概念,看完导论基本上是不需要看书了。下图是根据导论整理的部分。


第一篇是核心模式,感受身体内在与外在世界的理解和平衡。主要包括几个部分:认知模式,时空模式,心流模式,动机模式,情绪模式。


其中作者讲到几个问题颠覆我之前的认知。

理性是可以后天习得的(晶体理性),作为一枚直觉性‘患者’,在石器时代可能是个厉害人物,但是如果身处互联网时代就不那么妙了。

第一次知道情绪颗粒度概念(大情绪,小情绪,A情绪中有B情绪……)对抽象的情感第一次有一种层次的感觉。

大多数同胞们都只知道青春期却不知道还有“第二次青春危机”。中学经历第一次青春期,而第二次青春期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从上大学或者大学毕业就开始了。对,只有开始,什么时候结束靠自己。这个时间段后会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一种是来自名利、奖赏、惩罚为代表的外部控制;一种是来自兴趣、好奇心为代表的自主性控制。作者称为“第二次青春危机”,如果在外部控制上妥协越多,越不能自主,越重视外部奖赏就越不善于处理自己的内在时钟。

心流,以前心流给我的感觉是能不能进入这个状态是可遇不可求,觉得能进入心流就是一种很厉害的样子。后来发现我也可以随时进入心流——看小说。但是到这里为止了,没有再多想。这次作者告诉我说,心流并不在意是否提升了技能。怪不得看了这么多书依然过不好我的人生,哈哈哈~


再根据第一篇核心模式整理出让我比较心动的执行清单

  • 增加情绪颗粒度,通过阅读小说、旅行
  • 关乎后天可得的能够 增进理性的知识
    概率推理,如基线概率
    决策科学知识,如决策偏好
    科学推理知识,如自变量、因变量等
    逻辑的一致性与有效性的规则,如证伪、证据的不同层级
    经济思维,如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 努力将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在自主性控制上
  • 外部奖励削弱内在动机

最后引用作者原话,深情结尾~

人生发展,或在社会洪流中挟持前进;或在家庭影响中摇摆不定;或在个人选择中奋进勇退。在下一个人生发展阶段,回望上一个阶段,看似随机的人生轨迹显现出模式。在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反复出现的结构是为人生模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亦惑,死亦惑。 作者讲到人生困惑的困惑来自时间与身体 时间困惑: 1.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人生价值、良师益友、...
    权利欲望结合体阅读 608评论 0 1
  • 说起“洞察力”,大多数的人都会联想到刑侦破案这方面,确实它对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 一、专业性高 一直以来,我都很佩...
    幽兰君阅读 1,102评论 2 4
  • 都知道当年《金陵十三钗》努力冲奥,最后铩羽而归。我是先看的小说之后看的电影,小说还是挺不错的,通过秦淮女子的舍身救...
    崇岭之冰阅读 268评论 0 4
  • 今天,本来该上班的我请假去招生办现场报名,但是一向粗心的我貌似公告没看清楚,招生办的现场报名时间是3月4号至3月8...
    昨日之歌阅读 506评论 0 0
  • 此时的你,是不是在和某个人聊的不亦乐乎呢? 是不是还沉浸在其中呢? 而我,却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 对接下来毫无目标。
    ccl最爱阅读 15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