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成为教育的风向标
作者/杨振学
今年高考比历年高考都难,为什么?
以语文试卷,全国一卷作文题为例。以三位作家的三句话,老舍:他想要给孩子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艾青: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穆旦: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为题材写出一篇800字的国家情怀作文。
这篇作文考的绝不仅仅是写作技能,构思巧妙,生花妙笔。而是你心灵深处的家国情怀,当你阅读这三句话,你的心灵能否与之共鸣,碰撞出火花,从而产生无尽的联想,升华至家国情怀的高度。
这些绝不是平时老师课堂讲授训练所能达。那些模板化,套路化的学习训练,在这样作文题面前,将一筹莫展,无处下笔。
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从小开始阅读各种书籍,从中汲取营养与智慧 ,使孩子的心胸豁达,视野开阔,情感丰富,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们之前的教育所追逐的是分数,独一无二的分数,至高无上的分数。教育的一切环节,一切手段,一切时间都是为了分数。为了分数而不择手段,坑害了多少学生?扼杀了多少优秀人才?
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初中,高中为了分数殚精竭虑,苦苦煎熬,一日不得安宁。其结果如何?每年毕业1000多万大学生,能够从事科研,尖端工作的能有几人?许多人在做小学生都可以做的工作,甚至这样的工作都很难找。
这是为什么?绝不仅仅是就业岗位奇缺,而是毕业的大学生质量太差,徒有虚名。
许多年来,大学扩招无限膨胀。进入大学校门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几乎只要参加高考,没有不被录取者。大学根本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殿堂,成为高中毕业生的伊甸园。
我们的国家在许多方面,依然受制于人,被人卡脖子,而无能为力。最典型的芯片,我国14nm以上芯片可以自给,7nm以下还得依赖进口被限制。民用飞机发动机,各大医院的检查设备等等,大部都是依赖进口。
之所以如此,就是我们科技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追根溯源,还是我们的人才不如于人。
人才从哪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各类大学培养塑造出来的。这就自然而然的要求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得是可造就之人,绝不能是平庸之辈。
高考就是一道门槛,将那些平庸之辈筛选出局,另谋出路;将那些可造之材送入大学,成为将来国家的栋梁之材。
而要跨过高考这道门槛,除了自己的天赋之外,循规蹈矩,延续过去那一套死记硬背,做题刷题,自然而然注定要被淘汰。随之而起的是增强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思维的解决问题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才能推动国家的科技与进步,才能使国家真正强大。
这是国家的需要,历史的使命,年轻一代人的责任。
今年高考的其它学科,我是外行,不敢妄加评头论足。但我揣测也一定体现了将来教育的风向标。
中国的教育已经到了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历史节点。今年的高考就是中国教育的风向标,中国教育的指路明灯。必将指引中国教育走向坦途,前途将一片光明,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