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灯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晴

又到一年元宵节,又到一年给仙人送灯的日子。

正月十五,在我们豫南农村,乡村习俗是:“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老人说十五大似年。出门打工的最好是等过了十五再走,年轻的一代在外面过年的,到了十二十三都回老家了,因为,在十五这天晚上,要给逝去的祖人们坟前送夜明灯,让天堂的人也过个红红火火的年。“祖坟灯明人丁兴,祖坟无灯绝后人”。所以说,十五是个比年还要隆重的日子,其中包含着孝道,包含着亲情。

十五这天,大街小巷,红灯高挂,人来人往,鞭炮声震耳欲聋,吃罢中午饭(也叫吃十五饭),人们前呼后拥,男人们大多带着孩子,拿着铁锹,提着火纸、蜡烛、裤灯竹芊往坟山上去。

这几年,私家车多了,一辆接一辆开回老家,田间地头,村口路旁,哪儿哪儿都停放着车,从车上搬下一个又一个的大花炮,大鞭炮,仿佛不是送灯,不是送亮,不是祭奠先人,而是比着放炮,隆隆地鞭炮声震的人头晕,到处是刺鼻的烟味,到处是纸屑灰尘。

除了比着燃放烟花爆竹,比着烧火纸,过去插竹芊,套裤灯点蜡烛的送灯形式也变了,都改成送电子灯了。

小小的电子灯,快捷又省事,深得家家户户的青睐。

记得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我湾子有个吝啬的老头,用蚌蚌壳盛菜籽油送灯,因为他买不起纸做裤灯,更买不起蜡烛。

蚌蚌壳,就是过去装防裂膏的那种蚌壳。老头满湾子收集废弃的蚌壳,一扇一扇的,盛点儿清油,放一根棉线里当捻子,点着也不用裤灯纸罩,为此,老头被湾子里的老少爷们嘲笑了好几年,都说他是吝啬鬼,对老先人也舍不得,连几张裤灯纸都不愿意买。

我上小学时,笔本都很金贵,常常羡慕班里的男生,他们大多数都有厚厚的用白纸订成的本子。

他们的本子,都是用十五夜晚送灯的裤灯纸做成的。一张市场上买来的白纸,对折裁开,一般一张白纸裁八个灯罩,又因为是用浆糊粘的缝,就像裤子腿,所以古人它叫裤灯儿。

正月十五如果天气晴朗,蜡烛燃尽后,裤灯罩还好好地立在那儿,十六的早晨,胆大的男生天还没亮就成群结队地邀着到坟山上去捡裤灯纸,把裤灯纸裁成本子纸,厚厚的订一大本,我就超级羡慕他们。

现在物资丰富,人们在也不用手工做裤灯罩了,市场上,塑料裤灯薄的透亮,上面印着景致的花纹和字样,五颜绿色的裤灯罩用四根竹芊撑开,中间点一根蜡烛,能亮很长时间。

非常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佩服延习下来的这些习俗。

裤灯罩罩着的蜡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印象元宵节 二、元宵夜送灯 文/张守权 除却吃元宵,元宵节这天还被称之为“灯节”,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以来...
    张守权阅读 985评论 2 4
  • 徐行20180302 说起送灯,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送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
    徐行我看行阅读 10,667评论 1 1
  • 晚上,早早吃过了晚饭,妻买了一把蜡烛,一个打火机和几个带电池的蜡烛,喊我一块去给爹送灯,我很高兴,穿上大衣随她走出...
    5d82813acc05阅读 2,035评论 0 3
  • 张君辉随笔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年彻底过完了。在老家白鹿原上从古至今祖祖辈辈们传下来的春节“祭祖敬神”这个风俗活动...
    伯夷坊人阅读 2,606评论 1 2
  • 在整个关中地区有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着旧),过年了,舅舅要给外甥买一个新灯笼。无论是多穷的人家...
    wjunke阅读 2,5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