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考试,有一道题,如果你是老师,会怎么教这门课。
我的回答是:应该更多的找寻现象产生的原因与逻辑关系而不只是简单的罗列事实。
当时写下来并没有什么感觉,后来一想,自己做到了吗?
多年以来我一直自诩读书广博,知道《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辩论了什么,知道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与衰亡,知道二战各国的主战坦克与著名将领。这些东西在我日常交往聊天(装X)时给了我很多的素材与资本,即使我成绩渣渣,我一直相信这些东西会给我带来机会。毕竟我读的书,毛爷爷也读过。尽管我一直困惑,知道《悲惨世界》讲了个什么故事对我来说到底有什么实际价值,但鉴于那是名著,读下去最起码在谈论起来的时候有逼格。至于有什么用?为啥是名著?大家都说那是名著,读了会有用,那就看吧。
这样过去了几年,我不断的读那些枯燥无味的“名著”,看着那些俗套的情节,内心毫无波动,也为自己成为一些人口中的“爱读书的人”而沾沾自喜。直到最近,我开始膨胀到想自己写小说,才意识到那是多么精巧难以掌握的艺术。
每一句话都要有效,有目的性。每一个场景描绘,每一个对话都要考虑对人物的塑造对剧情的推动作用。每一段剧情,每一处行为的描述都要蕴含作者想表现的价值观,现实意义以及故事背景。
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作,庞大复杂到让没做过的人难以想象。
此后我才深刻的意识到,名著、历史乃至艺术所阐述的不是故事与人物,而是社会,是文化,是隐蔽于表象之后的哲思。也许这也正是作家写作小说的目的,将晦涩难懂的哲理与对现实世界的思考通过这种有趣的,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这些思索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狄更斯笔下每一个可怜的孩子,雨果心中每一段浪漫而凄美的故事,托尔斯泰脑海里每一场反抗与崇高,那不只是简单的文字与故事,而是那个时代的脉动,一声一声,敲动着人们的思绪,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
不止如此,文学写作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严谨美妙的艺术,戏剧冲突的此起彼伏,叙述的结构与方法,人物塑造的饱满与立体,或许在读的时候完全没有留意,但每次自己试图去尝试的时候,发现光是不写成流水账就已经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更枉论语言本身的优美与准确。
原来,我以前的读书方式,根本是暴殄天物
那样的读书方式下,读巴尔扎克甚至不如读郭敬明来的有用——至少还可以知道不少当代奢侈品品牌。唐宋名家也不如流行音乐来的有用。我曾在知乎贴吧上与他人撕逼白起和乐毅谁厉害,可是现在看来那又与争论两个爱豆谁更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同样爱好历史,拿破仑可以纵横欧陆无可匹敌,而我只能在街头巷尾谈风吹水?
这就是原因,有些人读书读到的是原因是逻辑是思维方式。而我只是读到了事实与表象。
有时候,事实与答案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书之用途有二:获取知识,启迪思想
公众号:失落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