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这是历史的余响,未来的方向。
万里行路,功在当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自秦王扫六合、定天下,开启了“书同文、车同轨”为象征的国家统一进程,便知统一国家才能发展。当今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外局势混乱,战争频发,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论断,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铸牢共同体意识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纵观国内外,凡是国家内部分裂,国家认同度不够的国家无不面临发展危机。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融合发展与华夏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已然共同熔铸、形成了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体现出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滋养。
国之大义,千秋万代。国家安全是国之昌盛的基本要求。荀子有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在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诸多因素中,民族问题一直居于重要位置。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不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紧抓牢抓好。在党的领导下,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各族人民,正在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历史涟漪,未来传承。曾经有过“四大文明古国”,但是在历史长河中或是湮灭、或是骤停,唯有中国一直延续发展至今。当前,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民族实体,是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国家认同感。时间会磨损高山之上的顽石,却磨灭不了世世代代人的信仰,这种传承就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团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一定能让中华民族牢不可破。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刻入骨血,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前方的路,守望相助,一定能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