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 《最中国:月是故乡明》

王崧舟授课课例——《最中国:月是故乡明》

摘自雷晓玲(玲儿浅语)学习笔记。这是我看到此课归纳最简练、脉络最清晰的课例梳理。将王老师课堂上“见月只是月--见月不是月--见月还是月”的意蕴表达得清楚明白,让人豁然开朗。

王崧舟老师这次执教的最新课例是《最中国:月是故乡明》,属于整合教学设计。王老师把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迹》和四年级上册第2课《走月亮》三篇课文以“明月”的文学意象做了统整。《月是故乡明》是主文本,其余两篇为副文本。任务群定位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种通过大概念下的单元统整教学更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环节大致如下:

一、山水之上,见月只是月

这个环节,王老师创设了一个大情景:为“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写推介语。要求写出对故乡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明月的独特理解。

他先让学生借助导学单说说除了故乡的月亮,还在哪里见过月亮?那里的月亮是怎样的?以此达成共识:每个孩子都爱故乡的月亮,但他乡的月亮,也很美很亮。

然后聚焦到《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让学生找出季羡林先生笔下最适合做推介语的文字“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引导学生反复读这段话,并依次梳理出文字里写的五个月亮都在哪里。

之后,出示故乡苇坑小月亮和莱芒湖、沙漠中、大海中、高山上的月亮对比图,引导学生体会到:故乡月和他乡月本就是同一个月亮。无论身在何地,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眼睛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明月。

二、生命之中,见月不是月

这个环节,王老师的设计在于让学生找找在季羡林先生心中,故乡月和他乡月又有什么不同?

他先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在这段文字中,找出季羡林生活了六年的故土上熟悉的事物:熟悉的西北大平原,熟悉的小村子,熟悉的大苇坑。当作者在大平原看月亮时,月亮也在看他;当作者站在炊烟袅袅的小村子看月亮时,月亮也在看他;当作者站在大苇坑边看月亮,月亮还是在看着他……至此,学生就能体会到作者和月亮是连在一起的,月亮也是和这片土地连在一起的。故乡的月亮,照亮的是生养自己的乡土。

然后,由乡土到乡情,让学生重温《走月亮》中四幅美丽画面。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阿妈牵着我的手走月亮”的画面,让学生想象阿妈牵着作者的手,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都是什么感觉,体会到重要的不是看风景,而是和谁一起看风景。走月亮,走出的不是月亮,是感情。进而感受故乡月照亮的是温馨而亲切、温暖而美好的乡情。

之后,又带领学生从新角度读了《月迹》。王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在故乡明月的照亮下,孩子们做了哪些有趣的事?从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故乡月照亮的,是快乐的乡趣。

最后,出示世界各地的月亮。告诉学生将来每个人都会有可能离开自己的故乡,也会看到更多的他乡的月亮。但是,无论看到哪里的月亮,你都会很自然想到故乡的月亮。这就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永恒的乡愁。所以,季羡林先生离开故乡多年后写下了这段文字。他忘不掉的不仅仅是月亮,更是温暖的乡情、熟悉的故土和快乐的乡趣。

三、四时之外,见月还是月

这个环节,以创作推介语为任务驱动,让学生用情,用心为“中秋节”申遗写推介语。提醒孩子们写多写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笔瞬间就让故乡的月亮冉冉升起。学生分享时王老师刻意点评其中感人的,和中国人乡愁连在一起的那些细节。

是的,月亮是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但重情重义的中国人赋予它了思想和感情,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作为意象的月亮,会让我们很自然想到温暖的乡情、熟悉的乡土、快乐的乡趣。千言万语,化作杜甫笔下的“月是故乡明”,化作季羡林笔下的“月是故乡明”,化作同学们笔下的“月是故乡明”……无论你从哪里开始,都要回来,回到最熟悉、最温暖、最永恒的地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邝秋梅 单元说明: (一)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 1.单元人文主题 童年往事: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
    杜香开花2008阅读 930评论 0 1
  • 《月是故乡明》是部编五下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年...
    微雨A阅读 1,901评论 0 0
  • 说教材:《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功成名就之后仍怀念自己的家乡,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
    浅梦yyz阅读 318评论 0 3
  • 一、总起:山水之上,见月只是月 1.揭示矛盾: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 课前预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
    小马过河ma阅读 2,008评论 1 7
  •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篇课文...
    晓行漫舞阅读 4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