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的冬天,我们孩子都是穿大人们自己手工做的棉袄,各种花样的布料缝上棉花、外面套上一件外套,构成了我们整个冬天的御寒装备。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外地打工回来的舅舅给我买了一件棉袄,一件浅蓝色的、臃肿的、偏大的棉袄。尽管它有很多缺点,我还是很开心,因为对于我来说它不止是一件新衣服,它还更是一个象征,一个从“土气”变成“洋气”的象征,甚至我觉得穿上这件衣服的“我”不再是之前的“我”了。
第二天我穿上它早早的去了学校,空无一人的路上我享受着这种蜕变的幸福感。
我听到身后的车子的鸣笛声,还没来得及躲得远一些,车轮碾压过泥坑裹挟的泥水哗啦啦地落在我身上,我崩溃大哭。
这件事儿带给我的难过的感受我一直记忆犹新。因为“那些泥水”不止是弄脏了我的衣服,更是破坏了我的美好想象,浇灭了我的骄傲和自豪。那时候我还只是个孩子,我没办法把那种感觉告诉别人,也没有大人理解我为什么那么难受。
2
育儿专家杨杰老师在内动力课程中讲述过一个案例。孩子放学回到家挑剔妈妈做的饭“不好吃”,妈妈说:你怎么能嫌妈妈的饭不好吃?妈妈辛辛苦苦给你做的饭,你却挑三拣四,你真的太不懂事了....
这个时候,妈妈和孩子进入了战争。
孩子抱怨饭不好吃,可能只是妈妈的饭破坏了他对“美餐一顿”的美好想象。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放学时肚子很饿,回家的路上看到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小吃、餐馆飘出的各种各样的香味,孩子忍着饥饿想着回家可以吃到美味的的饭菜,结果妈妈端上桌的饭菜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顿时感觉很失望,所以才抱怨。
但是妈妈并不知道孩子的这些心理期待,只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一顿批评之后,孩子也更不会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真的变成了“无理取闹”。
实际上如果妈妈说:“不好吃你就别吃了”,孩子可能反倒会继续吃饭,因为这种说法并没有否定他的期待和想象。
3
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体验。
我小时候有很多这种类似的事儿,因为自己和父母不在同一个认知水平,父母不能理解我,我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经常和父母在一件小事上对抗和纠缠。
我一直相信一件事儿:【每个孩子在无理取闹、绝望大哭的时候,他们可能有我们不知道的心理期待和需要】。
常常在孩子在崩溃的时候,大人们都会严厉的呵斥和教育孩子,他们很难平静下来去理解孩子。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因为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而哭闹,在被大人呵斥之后,他们更加觉得不被理解,从而而陷入愤怒,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大人越是呵斥制止,孩子哭闹的越是厉害。
如果父母能站长孩子的角度上去体会和感受一下,可能事情就没有那么复杂,解决办法也会更加简单。
但当我们成为了父母,似乎忘记了小时候的感受,总在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但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