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范范在群里发的自然寻宝活动时,家长已经接龙到第10个了,我果断接龙,成为了接龙的第11位家长。本次活动的上限是9人。然后和范范沟通,范范为晴晴开设绿灯,名额放宽至11人。
晚上满怀期望地向晴晴告知此事。谁知小家伙很气愤地说:妈妈我不想去。
听后,我心里想:这咋办?名额相当于是自己争取过来的。如果再告知不去,下次参加活动的时候,应该不会那么顺利。于是,与孩子进行了对话。
我:晴晴为啥不想去呀?范范老师说晴晴上次自然寻宝活动表现特别好呀,主动捡树叶,主动和小朋友玩,而且玩的很开心。
晴晴:妈妈,我就是不想去,我害怕。
我:可以呀。妈妈给晴晴报名自然寻宝,是为了让晴晴开心。如果晴晴不开心,咱就不去。不过晴晴,你能告诉我你害怕什么吗?
晴晴:我想妈妈。
我:哦,妈妈也想晴晴。那妈妈陪着晴晴,晴晴愿意去吗?
晴晴:我不想去。
我:好的。不过我听说这次活动挺精彩的,在小树林里寻找各种宝贝,说不定咱喜欢呢,你看这样行不?咱们去看看,如果喜欢,咱们就参加,如果你不喜欢,妈妈就带着你回来,你看行不行?
晴晴有些犹豫:妈妈你去不?
我:妈妈和老师沟通一下。
于是我给老师发了语音:老师,晴晴很喜欢参加咱的活动,但是因为年龄小,她有些害怕,想让妈妈陪着。我今天正好也没事,到时候参加活动的时候,正好还能为你们做些什么。您看行不?(自己发送语音时,没有关注对方想听的,没有从心出发。应该说:老师,有个事想给你说说,不说吧,怕孩子为难,说吧,说怕你为难,我很纠结。想让你帮我出出注意。(等老师回复)我知道咱们组织活动,不让家长参与,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可是,晴晴想参加,却想让我陪着她,我也知道咱们的规定,我也很纠结,)
一会儿,老师回复同意了。
下午和晴晴开心参加了活动,并且做到了全程在陪同,远远观望。
成功日记:
1.孩子不想参加活动,没有埋怨孩子,而是反思自己,是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就报名。并且引导孩子说出不想去的原因。陪同孩子,给予具体的支持。
2.和参加活动的家长主动沟通,主动介绍,主动分享。发现对方也是一个关注家庭教育的爱好者。主动扩大了朋友圈。
3.和梓旭班主任沟通。站到对方的角度。从我能为对方做些什么出发。用心沟通,提升了沟通效果。
4.朋友分享与领导沟通的打算,利用双圈理论提出了建议,朋友听后很受用。能用自己所学帮助周围的人,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