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多起来了,难免需要交集,与此同时,不必要的沟通也随之产生,从而无法做到“做自己”。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束缚是无形的:有时候你会觉得生活行如淤泥,而无所觉察;或者是你心知肚明,却无能为力。
家里人的关照、熟人间的交际,可能在别人眼里看来是合乎情理的,啰嗦两句无可厚非。人际关系间那条隐藏的线静静地躺在那里,时间难免会抹得模糊不清,又或许是一开始就躺在了错误的位置上。所以不合时宜的话早晚有一天会抛出来,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于是,心烦了,气噪了,又怕麻烦,便很自觉的挪向了边缘。渐渐地,豁然了,然而,又觉得缺了点什么,进入下一个循环。
与其被动等待那一天,不如早早地准备好接受”意料之外“那一天的到来,做好”被打击“的觉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好比一个公转周期的运作流程,在亲密与疏远的”近日点“与”远日点“之间自觉地切换,却不会因为离心力太大而导致脱离星系。在星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做好觉悟,它是常驻的行星,还是路过的彗星。若是能够惺惺相惜,对于之后出现相位失调的可能应该有个心理准备;更精确的来说,是降低”心理预期“。
如果连这一点空间也无法留下,那只能说明我们只是对方的彗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