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的夜,碧蓝深幽,牛郎织女隔着“天河”鹊桥相会。
万户千家观赏秋月、对月穿针,千万条红线孔中过……
——译唐代诗人林杰《乞巧》诗
前几天收到好几条推送,都说是情人节的优惠信息。
我还一时没想通,夏天哪来的情人节,诓人的吧?
连续收到几条,才发现,原来是七夕快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情侣的钱特别好赚。
本来一年过一次2.14就够烧钱的了,现在一年有七八个情人节。
2.14西方情人节、3.14白色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东方情人节、5.20、5.21都是“我爱你”。
3.7女生节、3.8女王节、6.1儿童节、12.25圣诞节也都被过成了情人节。(一定还有我没有想到的……)
幸好双十一被马云爸爸拯救,不再对单身狗充满恶意。
其实我们很多人忘了,
“元宵”才是我们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
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 ,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
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提供了一个机会,偶遇、相识、相知。
节日期间,还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所以元宵节在民间象征着爱情。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写道:
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而“七夕”,也并非起于“男欢女爱”。
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载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意思是说,汉代的少女常常于农历七月七日晚,在开襟楼上,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七孔针,对月穿针引线,当时人们纷纷效仿。
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七夕风俗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所以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
以前我的女校班主任就总是说,
“七夕”该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节日。
向织女乞求智巧,
盼望做一个心灵手巧、惠若兰心的姑娘。
乞巧节风俗
以下选择了几条具有代表性的
1. 穿针乞巧
上文已有所提及。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2. 喜蛛应巧
从南北朝到唐宋,在七夕时从瓜果花上乞得蜘蛛丝、观盒中喜子蜘蛛应巧成普遍的节俗。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不过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4. 吃巧果
过节当然离不开吃,乞巧节应吃的食物,以巧果最为出名。
其款式极多,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
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神话中,牛郎织女一年一次鹊桥相会。
但传说不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么?
小夫妻每天各自织完布、放完牛了就相聚鹊桥。
这么一想,好像也没啥稀罕哈~
七夕的意义慢慢缩窄为“情人节”,却也因此得以广为传承。
谁让爱情是永恒的歌颂主题呢?
比起总是去过西方的节日,那还不如多体验体验我国古代文人骚客们的浪漫情怀呢。
比如我就很喜欢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七夕几乎是唯一一个仅属于女性的节日。
姑娘们,在这一天,
忘却了许多繁文缛节,
暂且放下了繁衍后代的这项重任。
忙中取乐,诚心乞巧,别有一番趣味。
作为现代人,畅想牛郎织女浪漫故事,与心爱的人共度良宵的同时。
是否还能记得,这样一个传统节日。
它曾作为古代的“妇女节”,给古代的少女、少妇们添上了一抹可爱俏皮的姿色。
也给重大压力下的她们开了一个得以喘息的口子,让那并不够五彩缤纷的生活生出了些许希望来。